电商平台可共享打假信息实现“天下无假”
中国财经时报网| 2018-01-11 09:09:42

江德斌

1月10日,阿里巴巴对外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打假年报显示,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报告同时指出:尽管阿里在网络假货治理有成效,但线下假货源头并未根除,制售假分子在阿里巴巴的打击下,呈现跨国境尤其是向微商及其他各类平台流窜销售的特点。(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阿里打假年报可以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总结,那就是“打假,我们是认真的!”

从打假年报披露的各项数据看,阿里对制假售假者采取了严密的封堵措施,假货治理成效非常显著。大量侵权店铺被关闭,涉及假货的投诉量、退货比例大幅下降,一大批涉案人员被抓捕等,均凸显阿里为打击假货,付出了辛苦的努力,也收获了巨大的成果。

做为一家国际化的电商巨头,阿里用行动表明了社会担当,为打击假货、治理网购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可堪为电商打假业的标杆,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不过,假货并非只在淘宝上存在,乃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几乎在我国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线上线下,都能见到假货的身影,国民亦长期饱受假货的伤害。

事实上,从打假年报显示的情况即可看出,虽然淘宝上的假货遭到遏制,假货现象大幅下降,但是假货并未彻底消失,制假售假也呈现出网络化布局迹象。各地制售假团伙为攫取利益、逃避打击,跨国境跨平台流窜现象日益严重,从淘宝向微商、朋友圈、京东等平台转移,甚至将触角伸向国外网络平台,令打假的难度陡然增加。

从阿里打假经验来看,其在假货防控上运用商品大脑、图像识别算法、生物实人认证等9大“黑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对平台上近20亿商品进行识别,使假货识别与拦截能力大幅提高,97%的假货一上线即被封杀。可见,在高科技力量的加持下,阿里打假能力得以大幅度提升,这个方法具有适用性,其它电商平台也可效仿之。

电商平台应发扬网络的共享精神,对假货信息进行跨平台共享,将各平台的假货数据库打通,实现全平台共享制假售假信息,以达到统一封杀违规商家、打击假货,令其在网络上无处藏身。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各家平台的打假效率,降低打假成本,也能全面扼杀假货在网络上的生存空间。

而且,这个方法不仅线上适用,线下也可以引入。毕竟现在处于新零售发展阶段,线上线下全面融合乃是大趋势,各地零售企业也均网络化,可以由政府监管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假货数据库,让各地商家都有权访问和对接,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打假,真正做到“天下无假”。

显然,打假不是阿里一个人的战斗,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集合全国的力量,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商家、消费者等,实行线上线下全方位的覆盖,不留死角全力打击。同时,还要提高制假售假的违法成本,“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推动制假售假行为入刑,改变目前过于轻微的处罚,采取惩罚性赔偿,让制假售假者付出昂贵的代价,令其感受到法律压力。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