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企国资改革和转型发展阶段性成效明显
中国财经时报网| 2018-05-07 15:06:33

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属国企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企业增加值增长17.4%,营业收入增长9.8%,上缴税费增长8.6%,利润增长465%,各项指标均创5年来最好水平,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山西省非煤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5.4%。山西省属国企为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山西省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引,坚持以“非常之力、恒久之功”为衡量标准,进一步凝聚攻坚克难力量,奋力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和转型发展。4月21日,“三步并作两步走,三年任务两年完”跑出改革加速度的汾酒集团,作为山西国企国资改革代表,在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精彩亮相交流经验。

目前,山西省属煤企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占比不断加大、新兴产业牵引效应不断增强、非煤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固投项目中运用高新技术投入不断提升,结构优化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正在巩固。

突出问题导向,创立国企国资改革“1+N”制度体系

山西省国企资产在全省企业中占比达2/3,24家省属国企资产在全省国企中占比超2/3。两个2/3,充分说明了国企特别是省属国企在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国企不改,转型无望”。山西省委高度重视国企国资改革和转型发展,把国企改革转型作为决定山西转型前途的关键一招,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年多来,山西省创立了国企国资改革“1+N”制度体系,突出问题导向,强化了制度设计、政策供给。骆惠宁书记亲力亲为、亲自上手、修改把关,使山西省在短短3个月内高质量完成了顶层设计。“1”是《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的指导意见》;“4”是《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激发企业家活力的指导意见》。围绕“1+4”,省国资委及相关部门还出台了30余个改革配套文件和细化方案,共同构成改革“1+N”政策体系。

山西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统筹协调,确定改革方案。建立了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强化注重内涵集约发展的考核导向,不要“面子”要“里子”,扭转了企业粗放型扩张的势头。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其中解决国企问题2379个,实现了全部办结,创立了全省网上网下联动、快速便捷高效的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

“一企一策”契约化考核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山西省属国企剥离办社会、公司制改制、外部董事制度、“双清”等改革逐渐补齐了“短板”,产融结合、专业化重组、混合所有制等改革获得了后发优势,“一企一策”契约化考核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一批专业集团重组加快推进。现代化工、燃气、文旅、大地、云时代、交控、航空等一批战略性支柱产业集团挂牌成立,扩充壮大了山西省新兴产业市场主体,搭建起培育新兴产业的战略平台。重视科技创新的氛围增强,2017年省属国企完成研发投入147.6亿元,同比增长24.5%;完成科技创新类项目投资264亿元,同比增长17.9%。省属国企内部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2017年非煤产业增加值849.4亿元,同比增长27.3%,增速快于煤炭7个百分点,拉动省属国企经济增长9.8个百分点。新能源、新材料、煤层气、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现代服务等新兴支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31.7%,增长快于省属国企水平9个百分点。

一批长期积淀的难点症结破题开局。着力攻克企业行政化痼疾,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省属国企减负增效初见成效,2017年已有12户省属国企将管理层级压缩至4级以内,比过去增加了4户。全年在岗职工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24.6%。着力破解企业历史遗留问题,2017年清理欠薪欠保177.4亿元;省级财政分三年筹集42亿元资金专项解决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亿元已经到位,在2016年之前零签协的底子上,2017年底省属国企“三供一业”签订移交协议涉及职工家属89.3万户,占总户数72.3%;完成剥离移交10万户,占总户数8.1%,涉及30万职工家属。着力打赢风险防控攻坚战,出台对省属国企指导意见,梳理出面临的突出风险,提出应对措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省属国企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2%、40.6%

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使山西省在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后来居上。在煤炭形势好转的大环境下,煤炭市场运行稳定在较为理性的“绿色价格”区间,为国企改革转型带来了有利外部条件。

山西坚持在深改和综改的大格局中谋划推动国企改革转型,真正使国企国资改革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真正使“以改革促转型”成为基本路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2016年山西省属国企退出煤炭产能2130万吨,占全省的92%,减产量7300万吨,占全省的60%;2017年退出1275万吨,占全省的56.3%。在有力带动煤炭供求关系改善的同时,有力推动了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省属国企在“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转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2017年对30个新动能项目进行了重点培育,完成转型项目投资371亿元,占山西省属国企总投资53%,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2%、40.6%,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推进转型项目建设,潞安180煤制油、太钢T800碳纤维、晋能光伏电池、阳煤乙二醇等一批转型项目强势推进,潞安、太钢、汾酒等一些国企转型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7年底,省属七大煤炭集团先进产能占比达到55.23%,比上年同期增加10.2个百分点。其中,潞安集团达到83.23%,同比增加20.03个百分点;阳煤集团达到69.86%,同比增加37.59个百分点。省属煤企用煤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煤炭作为原料占比14%,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黑燃料向绿原料延伸步伐加快。煤炭作为燃料占比14.7%,同比减少1.4个百分点。省属煤企新产业、新业态增加值占比达到7.6%,同比增长0.56个百分点。总的看,省属煤企正在走上“减”“优”“绿”之路。

晋煤集团牵头成立了山西燃气集团,启动全省燃气产业重组,煤层气抽采利用规模在全国一枝独秀。阳煤集团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一批项目达产达效,使现代煤化工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60%。

新产业助力新动能。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2017年,省属国企新兴产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2%和40.6%。今年一季度,山西省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3%和15.4%。

两年来,山西省属国企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改善,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扭转了持续5年之久的经济下行态势,增加值从2015年的1764.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288.2亿元,年均增长13.9%;利税总额从2015年的422.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962亿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50%。

山西省属国企带头改,山西国企改革就会全盘皆活;省属国企率先转,山西转型发展就会大有希望。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