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完善激励机制 山西太重集团生产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中国财经时报网| 2022-01-19 08:38:17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变化。要想在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竞争格局中突围,就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解放思想,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21年以来,山西太重集团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助力生产经营逆势而上,业绩大幅增长。

构建科技研发管理体系 持续完善激励机制

2021年12月27日,在包钢集团白云铁矿,经过1个月的智能化改造,矿上沿用十多年的一台电铲实现了远程操控,原来粉尘飞扬的施工环境被安全舒服的室内操控取而代之。在冬季严寒天气里,工作人员坐在室内紧盯电脑屏幕,就能360度无死角实时操控这台挖掘机装卸物料。

负责白云铁矿此次电铲改造的是太重集团技术工艺室,他们对电铲加装了传感器、摄像头、工控机等,并进行了5G配网,让老旧电铲焕发新机,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据介绍,目前这种挖掘机远程智能操控系统已在国内大型矿山销售7套。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太重集团2021年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了《太重集团科技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汇聚起最广泛的创新力量。

该方案从创新台建设、科技成果管理等方面分析运行现状,并提出从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制度等着手,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加强项目布局从立项到验收的系统设计,建立贡献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与此同时,企业还持续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了《战略经营单位(SBU)管理办法》《技术质量攻关项目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产学研合作管理办法》《科技质量奖励管理办法》等,为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和创造奠定了制度基础。

2021年以来,太重集团以太原本部研发中心和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努力建设国内“东、中、西”和国外“高、中、低”的技术创新台,构建“1+6”大技术中心新格局,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

聚焦关键技术 实行项目攻关、“揭榜挂帅”

在太重集团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矿山采掘装备现代设计理论、全生命周期可靠和智能化三个研究方向,技术人员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以往,大型矿用挖掘机依靠人工操作会导致效率低、故障多、能耗高等诸多问题。为加快智能矿山装备创新发展,太重集团依托该实验室,采用SBU组织模式,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开展无人操作大型矿用机械正铲式挖掘机的研制。

实验室团队将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控制等新兴技术和大型矿用挖掘机相融合,突破挖掘机定位定姿、复杂条件下作业环境感知、最优挖掘轨迹规划、多机构协同控制和自动装载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目标是实现大型矿用挖掘机在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无人挖掘,达到国际领先水

在SBU项目攻关之外,太重集团2021年还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把需要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榜贴出来,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大大激发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一年来,共有6个项目采用这种方式组织实施,成效显著。

多轴线底盘是机电液控一体化的重型装备,同时结合了汽车行业的先进技术,可靠要求高,技术研发难度大。技术中心工程机械所围绕该项目迅速成立了由机械、电气、液压等专业精兵强将组成的专业攻关小组,聚焦关键技术一一破解难题。

经过日夜奋战,攻关小组只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机、电、液全套图纸的设计,按计划完成自主化开发,实现了多模式驱动桥自主化、电液控系统自主集成设计、动力高压电气系统和控制低压系统自主化等关键技术突破,申请发明专利4项。

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新疆哈密风电场建设,整机效率相比同等级履带起重机提高50%以上,赢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

实施“512”人才工程 构建共享用工新模式

2021年以来,为全面提升企业核心人才竞争力,以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唯资历发现人才、不唯常规激励人才的理念,着力构建尖端突出、示范明显、带动整体、抢位争先的人才工程体系,太重集团开始实施“512”人才工程。

“512”人才工程,是指企业用3年时间选拔培养不少于50名精英管理人才、不少于100名科技创新人才、不少于200名能工巧匠人才。在两年聘期内享受人才专项补贴每月3000元;享受人才交通补贴每月1600元;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享受不低于中层副职标准的差旅费、取暖补贴等,并在评优评先、荣誉激励、薪酬支持、福利倾斜等方面得到最大化政策保障。

“512”人才工程实施以来,企业各类人才的科研创新积极高涨。据介绍,现在员工搞科技研发的精气神很足,几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科技大楼里灯火通明、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忙碌的身影。

为进一步盘活人力资源、优化人员配置,太重集团充分解析存量、积极统筹协调、资源余缺互补,将内部生产任务不均衡单位的富余劳动力,调配至生产任务饱满、用工需求量大的单位,从事装配、焊接、机加工等一线岗位生产,构建起岗位精准匹配、风险合规可控、权责标准统一的共享用工新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创新人员流动机制。

原太重煤机镗铣工毛汝斌通过共享用工模式,补充到焦化分公司数控落地镗铣床岗位,成为了焦化分公司的一名镗铣工。通过3个月的学和实践,他具备了独立操作能力,使焦化分公司加工生产组织模式实现了从8人两班两运转到9人三班三运转的转变,大幅提高了设备的加工产能。“通过共享用工调过来之后生产任务饱满,工作特别充实,重要的是我的工资提高了不少!”毛汝斌谈到岗位变动时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目前,在太重集团,像毛汝斌这样办理了共享用工手续走向新的生产岗位的职工累计有70余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唯有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方能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如今,太重集团“6+N”产业园区正在强势崛起,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在改革创新引领下,企业发展的动能将更加强劲,加快朝着全方位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目标前行。

来源:山西省国资委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