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号,顾名思义,就是不法分子通过盗取他人的帐号来获取非法利益。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产品的发展,盗号也是越发猖獗,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灰产利益链,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财产安全。
近期,腾讯卫士就通过输出线索,协助警方破获了一起盗号卖号团伙案。这也是腾讯卫士一年来输出的50多条涉及盗号、租号、卖号等违法犯罪线索之一。那么,不法分子究竟是如何盗取他人帐号的?盗取的这些帐号又去了哪里?这些暴利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就由腾讯财付通就与腾讯卫士一同为大家揭晓答案。
腾讯财付通提醒,盗号的第一步就是用足够诱人的“馅饼”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免费”一定是其中的一颗重磅炸弹。于是各种“免费领手机”、“免费领烤箱”、“免费领游戏皮肤”的活动链接就充斥了大家的手机和电脑。可是天上又怎么会掉馅饼呢?当我们按照链接上的指引完成帐号信息的输入后,我们的帐号就已经落入盗号者的黑手之中了。
编辑 搜图
除了“免费送”活动,财付通也提醒大家注意甄别兼职招聘信息,因为盗号者还会偷偷潜入各种兼职群、招聘群,或诱导受害人自行拉人建群。之后他们会在群内发布兼职信息,进一步诱导人们添加盗号者个人帐号,这也是他们的诈骗业务号。业务号会以“为店铺投票,即可获得百元好处费”为由,吸引大家通过链接输入个人帐号进行店铺投票。事实上,当我们投票完成以后,他们的非法盗号也就完成了。
编辑 搜图
此外,盗号者还会通过福利活动“模拟代付”来盗取受害人帐号。他们谎称福利品需模拟代付才能成功领取,诱导受害人输入自己的微信帐号、密码并换绑手机号来完成盗号。事后还会用系统检测、虚假售后等套路来拖延受害人的申诉时间。
总之,盗号者会想尽各种办法诱导用户交出帐号和密码。盗号完成后,他们会将这些帐号售卖给上游的诈骗团伙直接变现,或者自行用来进行二次诈骗。发送理财、荐股、贷款等欺诈信息或者仿冒亲友再次盗号都是二次诈骗的惯用手段。
腾讯财付通再次提醒,遇到“免费送”、“一折购”等福利优惠活动,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被这些“馅饼”所迷惑!遇到陌生链接、非正规网购平台,也坚决不要使用!总之,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的帐号信息,切不可随意外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