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公益组织志愿者调解的综合素质,增强调解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高效规范使用人民调解业务平台。10月14日下午,由义乌市社会组织总会主办的社会治理阳光调解志愿者培训会,在义乌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秘书长杨兴隆主持会议作重要讲话。
来自义乌市社会治理中心“乡音调解工作室”的42名社会组织业余调解志愿者会聚一堂,学习调解工作中的调解沟通语言技巧与方法等。
培训会上,浙江稠州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创办人陶旭明受邀授课。他结合自身参与调解的典型矛盾纠纷事例以及当前阳光调解急需解决的事项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讲解了调解员应具备的法律素养和纠纷化解技能技巧,还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当下流行的“法庭+人民调解”多元解纷机制的探索成果。
互动环节,部分调解志愿者自告奋勇分享了工作中的心得和经验,并提出了调解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陶旭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耐心答疑解惑。据悉,身为义乌市社会治理中心阳光调解志愿者“导师”的陶旭明,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义乌市基层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促进西部律师发展委员会委员,十四届义乌市政协委员。曾获浙江慈善工作奖、第五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民进中央脱贫攻坚暨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
“这次培训很实务、非常接地气,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还拓宽了我们调解的工作思路,为以后更好地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与培训的一名龚姓志愿者表示,此次培训内容生动易懂、贴近实际、操作性强,对开展调解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将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义乌、法治义乌做出更大贡献。
据义乌市社会组织总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义乌市社会组织阳光调解自2020年12月入驻义乌市矛调中心以来,已参与调解矛盾纠纷1081起,调解成功492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今后还将经常组织类似的培训活动,助力社会组织业余调解志愿者更好地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地把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作者: 王志坚 杨兴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