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四大天王:谁将是第一个上万亿的光伏企业?
网易| 2023-02-02 13:26:06

有光伏大佬说:碳中和是人类未来二三十年最伟大的转型,光伏发电未来会占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二,未来会有好几家万亿市值的光伏上市公司。

目前,市值前四的是隆基绿能,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后面还有天合光能晶科能源tcl中环大全能源福斯特等。

先分析市值前四的公司,主要从盈利能力,资产规模,成长(扩张)能力三个角度来衡量,我觉得首先要把阳光电源排除掉,从目前看,无论是盈利能力、资产规模、扩张意愿,阳光电源都是最弱的,股东权益也就是净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负债)也可以看成是赚钱的工具。

逆变器及储能未来几年需求虽然会大幅增长,但逆变器在光伏里,并没有多大的壁垒,现在因为需求的增长超过了供应的增长,不用打价格战,未来几年应该会赚到不少钱,但未来呢?随着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科士达禾望电气等等企业的大幅扩产,等需求的增长速度跟不上供应的增长速度后,就芭比球了,这也许就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企业不进军逆变器行业的原因,赚钱过后,一地鸡毛。

再把晶澳科技排除掉,晶澳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虽然比阳光电源大,但跟隆基通威比起来,明显是不够看的,唯一的亮点就是说要投400亿搞一体化,扩张意愿还是有的。

剩下就是呼声最高的两个了,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目前看通威的盈利能力和净资产,都是大于隆基绿能的,等年报出来,优势会更明显,总资产隆基绿能1400亿领先通威的1300亿。两者也都有非常强烈的扩张意愿,通威声称今年组件要进前四,隆基好像也抛弃不领先不扩产的战略,要大幅度扩产硅片电池片组件。

两者谁会最先万亿?虽然通威262亿的年利润远大于隆基的150亿,但市场根本就不买账,1900亿的市值差不多是隆基的一半,还没有阳光电源高,太奇葩了,跟同行比起来,市场严重低估了通威的价值,硅料和电池片是壁垒最深的环节,而通威刚好是这两个环节的龙头,硅料有资金壁垒,还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很多硅料企业玩了很多年,依然难于控制成本,也生不出n型硅料,这些企业在顺周期还好,在逆周期的抗风险能力是远不及通威的,就好比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电池片更是各大巨头大力投入研发“高科技”领域。通威在tp电池里快速上量,hjt和ibc持续深入跟踪研发,一旦时机成熟,也能快速跟进大上产能,隆基是之前的硅片绝对龙头,现在硅片龙头地位好像不明显了,硅片本来壁垒就没有硅料那么深,再加上隆基在尺寸上貌似遭到严重冲击,就看这波大扩产能不能扭转局势了。

长期看,投资就是投人,实控人的格局往往能决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我觉得通威的股权结构比隆基更好,不是说隆基的三剑客不好,三剑客合了那么久,肯定会有些许矛盾的,很难长期保持同心,难免会有各自的小九九,比如自己想出去再弄什么连城数控什么的,刘汉元从一个养鱼的,转变一个做鱼饲料的,把鱼饲料做到第一后,跨行做硅料,又把硅料做到第一,做电池片,又把电池片做到第一,关键它不是转行,而是横向扩张,不是做了硅料就把饲料丢了,现在做组件,表面上要进前四,那是为了不得罪组件厂,为了低调,几年后我相信通威肯定又是组件第一了,通威有无与伦比的成本控制能力,现在完全一模一样的组件,隆基卖1.8元,通威卖1.7元,这就是最好的体现,光伏的逻辑是降本增效,在效率一样的情况下,通威就是更能降低成本,在硅料上,通威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是吊打同行的,硅料质量n型硅料的技术都是领先的。

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tcl中环等光伏巨头的动作来看,光伏企业的尽头,应该都是一体化的,只有一体化才会有安全感,才不怕被别人拿捏,论一体化,通威无疑是最成功的,虽然现在通威的硅片产能不大,但目前硅片产能是最过剩的,比硅料还过剩,目前并不是通威进军硅片的好时机,通威扶持一下京运通,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给京运通代工。

搞一体化,公司越来越大,就更考验公司的管理能力了,公司做大,很容易出现贪腐效率低下等问题,通威和隆基谁的管理更强呢?我也不知道,直觉上我更相信通威,非常喜欢刘汉元说的:市场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通威真的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这是一家四有公司,我觉得完全能够媲美宁德时代、比亚迪,甚至可以说目前的通威就是三年前的宁德时代、比亚迪,潜力无限。

1、有格局。公司的管理层真的非常有战略眼光,先做专业化,再做一体化,而且在当前一个非常合理的时机正式大举进军终端的组件,能够对冲今后硅料价格下跌带来的利润下降,实现了公司周期为主、成长为辅,向成长为主、周期为辅的转变。

2、有实力。做组件,通威是低调的,平时基本不说,埋头苦干,直到近期华润集采,通威中标3Gw才把市场震惊了,原来通威已经可以承担这么大的产量了。未来,通威肯定会大举进军组件,因为组件的门槛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本来就不高,通威是电池片和硅料龙头,电池技术多点开花,硅料又能提供利润支持,所以技术实力和资金对通威来说完全没问题。甚至通威可能还会再加快速度,直接收购二三线的组件公司实现产能的跃升,因为通威搅局后,二三线的组件公司生存更加困难了,而通威靠着硅料端的利润,不缺钱。

3、有担当。很多人说通威破坏了光伏产业链,其实真的错了,通威是一家良心企业,是国家栋梁。这两年硅料价格高企,那是市场供需错配导致的,通威这个时候抓紧投钱扩产能,一方面是为了巩固龙头地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缓解产业链的紧张。另外,全球光伏需求大发展,造就了当前终端价格的高企,但是组件商没有降价,说明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你看看隆基这些终端商,嘴上喊困难,但是仍然赚钱,说明需求仍然强劲,特别是海外和分布式光伏都能接受当前价格。

但是,国内地面集中式光伏就接受不了超过2元每瓦的价格了,但是对今年经济形势来讲,地面分布式光伏建设又是国家稳投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一环,是实现3060双碳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容不得滞后,所以前段时间出现了各地省政府对投资缓慢新能源项目约谈的情况。这个时候,谁出来挑大梁,通威坚决的站了出来,把组件价格打到1.5元,不赚钱也来做。当然,通威有自己的长远目的,但换个角度讲,在国家大是大非面前,通威牺牲了自己短期的收益来推进了国家项目,这是国家大义,必须要点赞。

4、有良心。6月,通威管理人员实打实的拿出资金成立员工持股计划,用平均成本55元买了五十几亿。这是真的讲良心,别的企业搞员工持股,是用公司的钱去回购,然后低价卖给员工,损失的其实是公司的利益。通威直接是管理人员出钱去二级市场买,相当于增持,但还是给自己套上了各种约束,不得不为通威高管点赞。按照这种操作,可以预估,以刘汉元主席为代表的高层近几年应该都不会减持的,因为大家一致看好通威的发展。

综合以上,通威是一家非常伟大的公司,特别是转向为一体化公司后,成长性更强,当前的11倍pe,已经是完全错估了。接下来,通威的估值将进行重构,不用到40倍pe,我觉得20pe到30pe之间是合适的,至于市值,短期应该在5000亿到6000亿之间,长期看到万亿。机构、基金都将对通威进行重新定义并纠错。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