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科技”)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成功实现贵州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零”的突破。
5月初,贵州省内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2年度报告。包括安达科技在内的家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龙头”表现亮眼,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08.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14%,占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的47.72%。
安达科技扎根贵州27年,从传统磷化工企业成功转型,成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龙头企业。在董事长刘建波看来,安达科技的蝶变发展,是贵州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举措,扶持民营实体经济成功转型、发展的缩影。
据刘建波介绍,安达科技的前身,是1996年经开阳县招商引资,由刘建波和父亲刘国安投资建设的贵州省开阳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
刘建波告诉记者,当年来贵州投资,是看好磷化工行业。
之后几年,公司依托开阳县丰富的磷资源,经营发展状况不错。尤其是2006年,公司发展到3万吨黄磷、12万吨磷酸、12万吨三聚磷酸钠的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并在当年实现3000万美元的出口创汇,成为贵州省出口创汇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
然而,随着全球产业链进一步的分工调整及国家节能减排、产业结构政策的影响,在2008年秋季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传统产业受到空前挑战和极大竞争压力,企业发展遭受到重创。
“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帮助下,虽然公司挺过了难关,但作为传统化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结构不优,很难在新发展环境中立足。”刘家父子反复思考后,一致认为,以黄磷、磷酸、三聚磷酸钠为主的传统磷化工产业达到“产业天花板”,安达科技想突围,就得转型。
2009年,经过大量调研慎重考虑,安达科技将转型方向瞄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抢抓“风口”发展机遇,并开始着手锂电池基础材料的研发工作。
2011年,安达科技的电池级磷酸铁开始产业化,成为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全国唯一供应商,成功跃入新能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三年后,公司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磷酸铁、磷酸铁锂、锂电池为主的产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标志着安达科技成功“入局”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刘建波说,扎根贵州20多年,安达科技从传统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磷化工企业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材料企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是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就拿攻克技术难关来说,安达科技自从决定转战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就开始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顶尖院校引进一大批优秀人才,组建研发团队,迅速提升公司的“造血”能力。
“纵观新能源材料行业,跟风者甚众,但真正能将产品做好做优的企业,一定是具备专注、创新精神的。”刘建波直言,安达科技从传统的磷化工做起,再到转型从单一的磷酸铁到磷酸铁锂一体化发展,完成从传统磷化工到新能源材料的转型跨越发展,得益于公司始终坚持“平等、开放、包容、学习、分享、创新”的价值观,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据悉,“十四五”时期,安达科技将重点围绕电池材料和绿色发展两个领域,扎根新能源行业,做好新能源材料的“拓荒牛”。
电池材料领域,安达科技计划到2025年形成40万吨/年磷酸铁锂、40万吨/年磷酸铁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300亿元,上缴税金5亿元,员工4000人。
绿色发展领域,逐步建立完善30万吨/年废旧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体系,贯彻落实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大废旧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再生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