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农高区是以盐碱地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受河海交汇特殊地理位置影响,形成了大量典型的滨海盐碱地,现有盐碱地面积341.8万亩,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占东营市耕地面积的59%。如何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资源,向盐碱地要效益,成为黄三角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坐落于此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位于黄三角农高区,占地面积237.4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建设集科研、展览、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以攻关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作为核心使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治理盐碱地向适应盐碱地转变、由化学农业向生物农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化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探索盐碱地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发行东营市分行了解到项目情况后,积极展现农业政策性银行使命担当,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政策有所指,服务有所向”的服务理念,积极协调上级行一道多次到黄三角农高区进行实地考察,多措并举促成项目快速落地。第一时间成立农高区政策性金融服务小组,积极进行政策宣讲,量身定做融资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同时依托政策性金融优势,积极向上级行在客户准入、信贷额度、贷款期限、资源安排等方面申请给予项目全力支持,并成功将盐碱地公司纳入农发行总行名单制管理重点客户,为该项目成功获批、实现投放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前期的协调努力,该行成功获批贷款16亿元并于当年实现投放,专项用于支持中心项目建设。该笔贷款也是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建行以来单笔获批额度最大的农业科技类贷款。农发行东营市分行胸怀“国之大者”,围绕“藏粮于技”战略,用政策性金融之笔,在“盐碱荒滩”上书写盐碱改良的美好画卷,让荒滩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