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旨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深圳市等多个地区已在托育服务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千人口托位数为3.38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千人口托位数列为20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提出“到2025年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意见》明确,2025年要实现《纲要》中设定的千人口托位数目标,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多地已展开积极探索。深圳于2023年成为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城市,重点提出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聚焦社区居民托育服务需求,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供应渠道,多举措推动社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深圳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2000余家,托位超9万个,多数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托育机构。
深圳市还印发了《深圳市普惠托育机构补助暂行办法》,按每托位6000元至10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按实际收托数每人每月360元至1000元的标准发放运营补助;同时,推动《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落实。深圳市还在全国率先推出地方标准《医育结合托育机构服务规范》,目前已有超600家托育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签约,2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