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消息!大盘及行业分析(2022/12/27)
U财经| 2022-12-27 10:14:23


(资料图片)

乙类乙管落地,同时出入境也将恢复正常,这意味着3年的疾控措施基本都解除了,但病毒并不会因此就不见了。接下来如何在全社会人员高流动背景下,应对3-4个波次的感染峰值,更多还是要靠个人,所谓的第一责任人。这事关个人的健康,从宏观角度,也事关整个复苏的进程。这几天交流中,也有讨论劳动力是否受损的问题。因为咱们是城乡二元结构,所以一些基础岗位更多是农村劳动力在不断补充,尤其是制造业。第一波疫情对劳动力造成的损伤相对有限,但如果后续几个波次依旧局面混乱,处于免疫白地,那么冲击会扩大。从平均年龄看,入城务工的平均年龄在42岁左右,而核心制造业,比如上海制造业的平均年龄也在37岁。至于中小型制造业,50+以上的比比皆是。所以,返城复工是制造业的重要观察点,也是2023是否复苏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盘面昨天出现了久违的赛道上涨,光储作为来年相对确定性强的板块率先反弹。但由于整个市场的交易量不行,即使补上北上缺席的量,依旧不够,所以上涨是否持续还有待观察。

从整个赛道来看,电动车目前的问题是国补是否完全退补,如果完全退补,地方补贴和促进消费的措施,是否能补上这部分缺口。如果可以,那么汽车的整个窗口就提前。如果补补上,那么窗口可能在一季度后半程。半导体库存周期目前可以看到的修复点在二季度。电网投资,储能投资相对确定,更多看年后重点项目的批复和开工情况,昨天盘后也批复后一部分。至于光伏还有全链价格博弈的问题,要看最后利润会留在哪个环节,以重新调整估值。风电来年看动工。至于消费电子,常年在低位,更多是看明年供给端有没有新的创新,头部是否还继续跳票。而需求端则看换机周期是否因为供给创新而增强。不管从数字驱动还是从企业提升自身效率来看,提高数字化水平的投入,来年会是政策和企业自身需求的共振点,以往的工互会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打通周边。至于消费的部分,核心还是要看收入端,收入端不行,普通工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没有修复,那么消费就不大起得来。一定程度上,房子卖得越多,消费越差,这不是今年才有的结论,在疫情前就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那会儿叫做六个钱包压制消费。实际上居民储蓄还是比较大,但这个钱,历经三年后,主要是中产及以上的钱,只有在社会恢复正常,经济活动恢复繁荣后,他们才会拿出来消费或者投资。投资的话,股市会变好。消费的话,可选消费,比如高端旅游、医美齿科等等,才会需求提升。年底了,注意避雷,手里的票如果是讲故事的,小心被传销到坑里,四季报雷的概率比三季报高得多。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