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A股,表面看三大股指全线收红——沪指3828.58点涨0.22%、深成指13157.97点涨0.67%、创指3107.89点涨0.55%,科创50暴涨3%——但背后却是超过3100只个股下跌的冰冷数据。
而在市场分化之际,一则触目惊心的造假案例让投资者的心又凉了半截。广道数字,从挂牌新三板到北交所上市,竟在长达7年时间里编造了90%以上的营业收入,虚增金额超14亿元。这起案件彻底暴露了监管链条中的漏洞,让投资者不得不问:审计、保荐、监管,这么多年到底在干什么?
与此同时,盘后“一行一局一会”召开发布会,释放出多条关键信号: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持续提升、短期政策调整可能性不大、汇金等多路资金在市场稳定中发挥作用。这些消息与监管失守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使得周二的市场走势更具不确定性。
(相关资料图)
事件详情回顾:四大冲击同时发酵
1、造假惊人,监管漏洞再被放大广道数字2018至2024年系统造假,虚增营收比例高达90%,个别年份接近100%。上市三年,造假却从挂牌前就开始,证明监管和审计的防线被轻易突破。此案不仅损害投资者利益,也动摇了市场对监管体系的信任。短期内,相关板块和类似公司将承压,投资者会更关注财报真实性。
2、发布会释放市场热点信号盘后,“一行一局一会”总结过去几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四分之一,被明确为当前A股的核心增长力量。但与此同时,高估值的争议也在升温,部分资金已对追高科技保持谨慎。这意味着短线可能出现科技板块内部的资金博弈与轮动。
3、短期政策维持现状,降温预期发布会明确短期不涉及政策调整,不会像去年“924行情”那样推出密集利好,这对尾盘博弈利好的资金是一记警钟。周二可能出现资金回流兑现的离场动作,尤其是周一尾盘异动的券商板块,如果量能跟不上趋向兑现。
4、资金稳定机制与情绪引导汇金、社保、保险等多路资金在过去屡次于关键点位稳定市场,避免系统性风险。这种稳定机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韧性,但也产生了“情绪反弹—机构减仓—等待低位出手”的循环。投资者需警惕在情绪高点接盘。
看看网友怎么说
“说是造假,数字看得我都不敢信,这么多年没人查出来吗?”
“盘后会一结束,我觉得尾盘进去的资金有点悬,政策没出来,情绪就降了。”
“科技股还能涨,但这么集中的情况下,一旦跌起来会很狠。”
“现在我买股第一步就是翻财报,不看故事,看它现金流和利润。”
广道数字的造假案不只是一个公司出问题,而是一次监管链条的集体丢分,这对市场信心是一次长针刺痛。技术面上,周一的缩量反弹说明资金并没有完全出击,量能从上周四的3万亿降到2万亿出头,这个速度太快。
周二的关键就是看量能是否回升。如果成交额止跌回升,科技和券商可能还有冲击3848点以上的机会;如果继续缩量,尾盘抢跑的资金可能率先撤退,市场会回到3800点附近震荡甚至探底。
我的建议很直接——节前看量不看脸,量能稳了才有操作空间,没量再好的故事都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