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资料图)
前言
杨振宁去世后,他的夫人翁帆该何去何从?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在大众心中,翁帆更多是“依附”于杨振宁而存在的,杨先生一走,她的未来归属就成了问题。
可事实上,“解绑”杨振宁后,翁帆回归大女主,她才是真正人生赢家!
替身文学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依旧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能理解杨先生和翁帆这段感情的。
世俗眼光中,82岁的丈夫和28岁的妻子之间,存在真爱的希望十分渺茫。
更有甚者,觉得女方心怀不轨,嫁人是另有所图,更离谱的还有人说,这是“特意安排”的。
但有一种推测,大众还是比较相信的,就是替身文学。
把翁帆的照片和年轻时候杜致礼的照片放在一起,很多人都能看出来,两个人的眉眼之间十分相似。
表情和气质也十分接近,虽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两人之间莫名有一种类似的感觉。
看到这里,有些人开始同情翁帆,可怜她当了另一个女人的替身,始终活在别人的影子里。
后来坊间传出杨先生所谓的遗嘱,看到翁帆两手空空,大众对她更是可怜。
尤其是,两人相伴21年,翁帆无儿无女,杨振宁去世后,人们对翁帆的担忧同情,一时间达到顶峰。
这个在杨先生背后默默奉献陪伴21年的女孩,从28岁到49岁,大好年华已经逝去,将来该何去何从呢?
可真正了解杨先生和翁帆之间的点滴后,就会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完全误会了翁帆,对她存在极深的误解。
就连她是替身这种看法,也是相当站不住脚的,为何这样说呢?
不平凡的爱恋
翁帆和杨振宁结婚后,从来不在意外界的评论,更没见她主动出来回应过争议。
她安心学习,完成硕士论文,后来还在清华攻读建筑系博士,连续拿下2个博士学位。
翁帆从来都是一个聪明努力的女孩,这一点在杨振宁的光环下被很多人自动忽略了。
她不但在知识上丰富自己,还利用所学英语知识,从事翻译工作,参与将近20本专业书籍的翻译。
这些收获,翁帆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可如果没有杨振宁在背后默默支持,为她保驾护航,想取得这样的成就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这一点,翁帆曾在采访中透露过,结婚多年来她都生活在象牙塔的象牙塔里,她用一种近乎炫耀的语气,告诉大家她被杨先生保护的太好了。
杨先生也不止是一个旁观者,他更是一个参与者,他和翁帆两人共同创作,写下《晨曦集》和《曙光集》等 。
一个大神一般的人物,能静下心来和妻子一起创作,这对翁帆来说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更别说,除了文学知识探索,夫妻二人还经常一起开车环游世界,一起冒险。
当他们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总是能看到杨先生牵着翁帆的手,拉着她一起走。
在外他对翁帆的称呼,也一直都是“达令”,这种溢于言表的爱,很多夫妻之间都做不到,而杨先生21年始终如一。
还记得翁帆过49岁生日时,她还穿上戏服,为众人唱了一段崑曲,杨先生看她的眼神满是宠溺。
这些年,翁帆学唱戏,学弹钢琴,不管做什么,杨先生都是支持的,甚至当众支持,自己离开后希望翁帆再婚。
他的爱极其包容,翁帆听到他这样说还生气,表示这种允许妻子再婚的话很不好。
杨先生反过来安慰翁帆,希望她再婚是老了之后的杨振宁说的,年轻时候的杨振宁不希望她再婚。
不同的年龄对翁帆有不同的希望,不管怎么看这段对话都是在秀恩爱。
现在杨振宁不在了,翁帆好像瞬间失去生活重心,就在大家还可怜她的时候,她的举动让她口碑暴涨。
回归大女主
杨振宁去世第二天,翁帆就以遗孀的身份,在光明网发文悼念杨先生。
她翻译了杨先生的一首诗,再次把杨先生的人生总结升华,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打心底里的尊重。
一句“何其有幸”,更是她站在自身视角,对这段婚姻的最佳注解。
这次她主动发声,让人看到她不只是被呵护很好的小女人,更是敢于站在台前被审视的大女人。
身边亲朋好友都在得知噩耗后,给翁帆发消息问候,翁帆没有痛苦自闭,也没有发朋友圈统一回复。
她很及时的表达感谢,虽然只有几个表情,但透露出的修养大家都感受到了。
朋友发文称赞翁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很有礼貌,相信这也是她打动杨老很重要的一点。
张爱玲曾说,女人需要崇拜才会快乐,杨振宁给的这份爱里,让她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如今即便杨先生离开,翁帆依旧是翁帆,是满腹才华,是敢于积极面对未来的女人。
接下来的路,虽然没有杨先生陪伴,但相信她也可以靠自己过得很好。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