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闻!一撮花草,带新质生产力走进千万家
中国经济网| 2025-07-15 16:02:15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呼和浩特7月15日讯(记者 朱晓航)在家想种花草又怕麻烦?过去只用来修复草原和矿山的植物,如今被做成泡面式“懒人包”:一撒就活,省水省心,几乎不用打理,就能长成美丽耐踩的草坪,搭配薄荷、鼠尾草等功能型种子包,还能驱蚊、提神。“能驱蚊的"驱避种子包"等产品将很快在电商和网络平台推广。”蒙草集团副总裁陈睿珏说。

蒙草集团生产的各式“种子包”,主要用于草原修复、沙地治理和家庭庭院等。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航/摄

从一方阳台,到辽阔草原,既有小产品,也有大生态。“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解决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堵点和难点的能力。”陈瑞珏表示。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选育295种乡土植物,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运用种子绳、种子杯等定制化“黑科技”;创新1270余台机械设备…围绕“种、技、机”产业进行全链创新,统筹增绿、治沙、治水等综合治理手段,蒙草集团积极参与“三北”攻坚,把科研成果写到祖国的大地上。

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航/摄

蒙草集团研发的小草数字道草人2.0。这是一款大田全要素监测预警装备,主要用于一站式囊括水、土、气、生物及作物数据采集与判断。中国经济网记者 朱晓航/摄

在巴彦淖尔实施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动绿色能源与生态治理的深度融合,产生“1+1>2”的效应。项目通过以工代赈,让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管护修复后的草场,帮助他们增收致富。光伏板下种植的梭梭、四翅滨藜等嫁接肉苁蓉后,亩均效益超过1200元,有效带动沙漠经济发展。

通辽扎鲁特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综合治理效果对比(治理前,摄于2022年7月)。蒙草集团供图

通辽扎鲁特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综合治理效果对比(治理后,摄于2024年8月)。蒙草集团供图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