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头条丨南通海门:做美人居做绿农业做活文旅 铺展和谐生态新画卷
南通网| 2022-06-25 05:54:36

“住在这么漂亮的村庄,走走看看都觉得充满幸福感。”村居错落有致,路面干净整洁,河塘碧波荡漾……仲夏时节,漫步在盐行桥特色田园示范区,颐生村村民陆琴说不出的惬意。


(相关资料图)

建设美丽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以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战略为统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人居等工作,绘就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风景。近年来,常乐镇围绕打造全省首批生态宜居美丽乡镇的目标,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整治村容村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着力构建文明乡风,统筹推进物美人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成功跻身“2021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

践行绿色理念——生态人居绘就新风景

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走进中南村,只见宽阔整洁的水泥路笔直通往远方,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幢幢橘墙红瓦的别墅整齐划一,在绿树的掩映下格外醒目。别墅前有独立小院,种植着各种花草和蔬菜,一派富庶安逸。

“从2003年至今,中南村已有376套农民别墅竣工投用,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中南村党委副书记瞿庆一告诉记者,目前全村九成以上的村民住进了别墅区。随着别墅区的建成,水电管网等设施也全部配套到位,主干道9米宽,两侧是3米宽的绿化带,集中居住区绿化率达40%。此外,村里的主次干路全部硬化、亮化,沟河全部整治疏浚,实施河坡绿化。基本实现“村民聚居化、沟河洁净化、道路硬质化、环境生态化、农村城镇化”的目标。

来到中南村西侧的中南市民公园,只见公园内一步一景,有幽静的田园小路,仿古建筑的亭子,绿草青青,河水荡漾,步行小道曲径通幽,漫步其中悠然自得,不少村民选择在公园内健身、聊天和散步。“早晨、傍晚,我都会到这里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自从公园建好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空气好,安静,我们中南村的环境真是太好了。”在公园里锻炼身体的中南村村民黄睎祖笑着说。

中南市民公园原先是块杂草丛生的荒地,2017年中南村投资千万,将这片土地打造成村居公园。建成以后该公园占地83亩,植被面积60亩,拥有30余种树木,成为中南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9年,中南村获评国家首批森林乡村;2021年11月,被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生态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常乐镇以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战略为统领,大力实施垃圾清洁行动、三棚和破旧建筑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全域治水工程、“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活动,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让绿色成为了常乐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

坚持绿色导向——生态农业激发新活力

立体搭架、管道栽培、自动控温、黄板防虫……记者来到常乐镇“乐翻天”种植项目区水培蔬菜基地,这些“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温室大棚内,电子牌上显示着温度、湿度、PH等指标,而绿油油的蔬菜都长在了离地1米高的塑料苗床上,每个苗床都连通着一个管道,管槽输送的营养液一刻不停地在苗床上潺潺流动。虽然没有土壤,蔬菜的根须被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干净清爽。

“这种立体水培种植模式,利用智能化循环系统,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蔬菜养分,而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既生态环保,又节约成本。”基地负责人陆小强介绍,相比传统的种植模式,水培种植模式省略了翻地、整地、施底肥等环节,可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播种移栽和收获,每年可种植多茬,产量明显优于土培种植。

一旁的番茄棚,红色的果实鲜嫩欲滴,色彩鲜红光润,点缀在绿叶之中,长势喜人。十几个工人正在田垄间采摘成熟的果实,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我们的番茄都是采用椰糠基质栽培的,基质栽培也是无土栽培的一种,这样种出来的果实纯绿色、口感好、生长快。”陆小强告诉记者,目前基地依托智能温室、基质栽培设施、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所种植的绿色生态蔬菜直供上海和香港。

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常乐镇依托现代农业优势,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截至目前全镇高效农业面积达4万多亩,建立了12个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基地),21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12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夯实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整合绿色资源——生态文旅探索新路径

走进官公河村,一幅幅富有乡村气息的艺术手绘墙画映入眼帘,有花鸟树木、田园风光等美景画,融入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内容,让一面面白墙活泛起来。

官公河位于常乐镇最西侧,通启河将它划分为两段,东临青龙河,西边与三星镇金锁村相连,三面环水,村内河道纵横,生态环境优美,弯弯曲曲的官公河和分流出的54条港梢,以及河两侧近200亩18世纪形成的连片湿地是海门成陆时天然海泓的遗存。

好山好水好生态是发展的最好资本。2007年官公河村能人陆玖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历经10年建设成九龙岛文化湿地公园。整个公园占地355亩,其中水域面积125亩,近200亩原生态湿地保存完美独特。

“地理位置的局限让我们村不能发展工业,但是依托九龙岛文化湿地公园,我们走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文旅产业的致富路。”官公河村党总支书记黄俊亮告诉记者,官公河村充分挖掘官公河畔红色革命文化资源,通过推行“党建+文化+旅游+产业”的模式,打造集红色旅游、绿色生态、彩色人文为一体的“红河党建”工程,集观光旅游、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让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目前九龙岛文化湿地公园每年可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

在不断放大村域内生态效应的同时,近年来官公河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创建,走出了一条环境优美、产业繁荣、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官公河村也先后获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特色民宿、研讨中心、实践基地等建设,着力打造常乐版沙家浜。”黄俊亮说。

一村一落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目前常乐镇以颐生文博园、九龙岛文化湿地、七彩农路、长久路“江海一号”最美骑行线、常乐湾、“花漾常乐”花卉基地等景点为支撑的旅游精品线路已雏形初现,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生活、生态共振,促进了乡村旅游业态的全面优化升级。产业兴旺、村民富饶、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腾飞画卷正徐徐展开。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