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滚动:防疫政策调整卖菜还难吗?记者实地探访南通种菜大户现状
南通网| 2022-12-27 15:11:35

情防控期间由于物流运输受限,一些种菜大户遭遇“卖菜难”,导致增产难增收。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种菜大户们生产经营状况如何?产销是否顺畅?12月26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处境困难的种菜大户,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近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植物工厂”不再担忧难卖——

水培蔬菜走进千家万户更加顺畅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不用再担心封控带来的销售难了。说实话,对我们这一行来说,那种眼睁睁看着长成的新鲜水培蔬菜砸在手里的担惊受怕,外人根本无法体会。”12月25日,在通州区十总镇承包30亩土地建设无土栽培蔬菜基地的王春亮,对记者长吁了一口气。

今年42岁的北京人王春亮,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蔬菜种植大户;因为他培育的各类蔬菜不长在普通的塑料薄膜大棚里,而是在一排排以漂亮时尚的玻璃温室构建的“植物工厂”。

“我家住北京二环边上的右安门,在北京通州有自己的公司。去年3月我来到这里投资兴建无土水培蔬菜种植基地,看中的是十总悠久且独具特色的叶菜类种植历史,而且,南通又是上海的后花园,以此可以辐射长三角。已建成运行的一期工程5000平方米,投资1340万元;二期投资1600万元、15000平方米,即将开建。”王春亮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南通达尔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这处现代化、科技感满满的水培蔬菜种植基地,共有奶油生菜、意大利生菜、羽叶甘蓝等十几个品种的蔬菜,其中还有知名的如皋黑塌菜;长成后的蔬菜以盒装带根“活体菜”的形式,根据订单进入南通境内12家大润发超市销售,一盒9.9元或8.8元;目前年产量150吨左右,年产值100多万元。

“疫情政策调整前,特别是今年三四月份的防疫封控期,水培蔬菜正常销售受到极大影响,两个月损失几十万元!”王春亮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最多时有一千多斤、最少时有七八百斤蔬菜正常运出,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物流虽畅通但要关注市场——

种植业靠天吃饭更靠信息畅通

“虽说疫情调控政策改变,原先种菜大户们担心的物流运输不畅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但是,作为传统的种植业,影响这一行的可不光是交通运输这一方面,找准市场脉搏、掌握市场信息也很重要。”种菜大户吴超说,靠天吃饭是种菜业的脆弱短板,如何种?种什么?种种问题都要一一加以考虑。

吴超是安徽滁州人,今年30岁,在通州十总当地承包20.5亩土地种大棚蔬菜,已有7年。

“我在当地的一拨种菜大户里,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吴超告诉记者,他承租的土地租金为每亩1200元,合同每3年订一次;“今年三四月份的疫情封控期,物流暂停,不少种菜大户的菜只能眼睁睁烂在田地里,损失不小,而我只损失一万多元。关键在于我选择的种植品种不是叶菜类,而是丝瓜、黄瓜等,成长期恰好错开封控期,所以我遭受的经济损失比较小。”

疫情政策调整后,吴超应市场行情、分析市场信息,根据形势变化新增加了芹菜、茼蒿、莴笋等蔬菜品种;这几天莴笋开始陆续上市,每天上门收购的蔬菜经纪人络绎不绝。

相比较而言,另一位蔬菜种植大户崔健的运气就没吴超那么好了。

“我承包了300多亩农田种植蔬菜,用工20多人,主要种植西兰花,此外还搞玉米和黄豆夹种。”崔健告诉记者,他在承包种菜的7年多时间里,行情好、收益高时,一年能赚到二三十万元,行情不好、市场低迷时也亏损过四五十万元;今年种植的西兰花除了受到此前疫情封控期带来的物流不畅影响外,又遭受夏天的高温、今冬的持续低温“双杀”,经济损失惨重;“包括地租、化肥、农药、人工等等在内,一亩地的成本就达两千多元,经营风险不小。”崔健坦言。

借力农业机械化壮大种植业——

后疫情时代老劳模再作新贡献

“年轻时做过泥瓦匠,也种过蔬菜,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现在以种粮为主经营家庭农场。”12月26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的南通市通州区兴东街道双楼村种粮大户、南通市劳模王学建笑着说,“不管是种菜还是种粮,科技化、机械化,是种植业必然的发展方向!”

熟悉南通市地产大米品牌的人,一定对“双楼子”这一优质绿色大米并不陌生;而这一品牌的创立者,就是今年56岁的王学建。

从2017年开始,王学建创办的“学建家庭农场”,已陆续流转土地500多亩,机械化种植水稻、小麦,还为周边群众提供耕种、管理、收割等全托管服务;目前,“学建家庭农场”拥有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先进农机具10多台,价值数百万元;作为丰产丰收的关键,农场的植保作业也已基本实现了智能化。

“为什么说农业机械化是种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不管是种菜还是种粮,只有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科技化和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高产出、高效益。”王学建说。

由于管理科学,疫情期间王学建通过建设2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保障了粮食的安全储存,成功避开疫情防控期的交通物流受限影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订单更多、运输更顺畅,王学建也就更无后顾之忧。

“去年,农场收获小麦300吨,全年净收入50多万元。”王学建告诉记者,现在用工成本很高,而且也面临着用工难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就成为弥补这一短板的有力武器,“目前我正在和市农机局洽谈,准备增购4台大型烘干机,自己出资20多万元,国家补贴30多万元。到明年,在我的农场里农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为农业机械化作点新贡献。”

[编辑:张檬檬]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