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网讯 为减少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市一院新院近期推出“潮汐式”停车模式,即在门诊区域开辟入院就诊车辆“即停即走”通道,设置社会车辆下客区和出租车临停区方便外来车辆出入,优化患者就医路线。目前,院外车辆排队等候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
随着市一院新院启用,各项流程进一步完善,门诊、住院患者不断增加。该院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数据显示:高峰时段车流量每小时可达1000多辆,医院2、3号门入口处时有“排长龙”现象。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最大限度缓解入院难的问题,市一院领导班子先后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及时与参建单位召开沟通协调会,商定解决方案,在二期、三期工程未使用前,增加四条优化措施。
首先,增加临时地面停车位,在大楼北侧道路划定临时停车区域,可增加临时停车位80个左右;将三期预留空地整平,进行路面硬化,增加临时平面停车位200个左右。同时,实现点位联动、空余车位共享。安保处等相关部门在高峰时段到一线协调指挥、统一调度;加强车管人员业务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各区域车位分布、车辆停靠注意事项等,同时借助监控系统,实时动态了解空余车位数,及时与附近点位人员和值日主管对接,实现空余车位共享,加快车辆分流。此外,地下车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标准车位饱和度达到80%的时候,将负一层通道入口进行临时关闭,引导大车流到负二层H2平面车位进行停靠,减少负一层通道违停现象的产生,待负一层通道拥堵现象缓解后再有序引导车辆进入负一层。对于地下车库负二层,通过G2和A2的入口引导,优先将大型车辆引入H2平面车位,将小型车辆引导至机械车位,及时联动入口管控人员,实时共享区域车位空余情况,动态管理,缓解路面车辆拥堵。
在此基础上,在三期预留区域增设职工临时停车场,最大限度将医疗区域的停车位让给患者及家属,该区域也可供有需要的外来车辆停放。同时,号召全院职工尽量采取乘坐地铁、公交车、骑行或步行等方式绿色出行。
找不到停车位怎么办?停车场太大找不到车怎么办?市一院提醒,市民可以关注微信小程序“真趣导航”,轻松实现找空车位、智能寻车。
通讯员 卜晓光记者 冯启榕
[编辑:张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