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日下午,如东洋口镇油坊口村3组妇女唐莉手握画笔,在宣纸上尽情舞动,一幅栩栩如生的百鸟图呈现在记者眼前。“过去手握锄头,一年到头只赚几百元,自从跟着师傅学了画画,月收入达到5000多。”唐莉十分珍惜这个饭碗,近几年受疫情影响,订单少了,收入也有所下降,但她和画友们没有一个当逃兵,今年开春订单迎来开门红。“前天就往英国、台湾以及北京、浙江发了一批国画。” 谈起初学画画的场景,唐莉记忆犹新:“刚到画坊初学勾边框时,拿画笔的手一直在抖,越是怕勾到线外面,就越是‘越轨’,足足练了一个多月才勾顺溜。” 一画一世界,尽在方寸间。把农家妇女领上点“画”成金这条路的,就是“指尖”拨动富民文化产业的能工巧匠王瑞祥。油坊口村的绘画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村里以工艺美术厂为基地,常年举办培训班,全村懂绘画、会绘画、爱绘画的村民越来越多。16岁的他凭借出色的悟性,交出一幅幅图案精细、生动逼真的作品。后来集体企业创办人遭遇天灾人祸不幸离世,他只得回家单干。“最红火的时候,我带过30个徒弟,一年赚三四十万,后来徒弟们独立门户,如今规模做得蛮大的。”王瑞祥乐滋滋地说。 “我们村里的画作畅销不衰,因为取信于客户,《清明上河图》《牡丹图》等每一幅画作都是纯手工绘制出来的,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村党总支书记石捍东说,目前全村从事绘画和扇艺制作的村民有200多人,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告别锄头的画师们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楼、开起小轿车。 本报记者 杨新明 本报通讯员 姜海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