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护工行业日渐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行业。一方面,护工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门槛低、年龄大、收费高、诟病多,也成为护工行业存在的实际问题。
上周,市卫健委上线政风行风热线,市民反映的医院存在“黑护工”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相关医疗机构,一探究竟。
(资料图片)
昨天,58岁的张玉华像往常一样忙碌在市一院神经外科病区,悉心照顾着她服务的3名病患。去年12月5日,她获得了江苏省护理学会颁发的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岗位培训证书。
“通过培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在手卫生方面,不仅仅要在给病人喂饭前洗手,在接触病人前后都要洗手,而且要通过‘七步洗手法’洗到位。”张玉华说,做护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爱心和责任心,要把病人当亲人。除了生活照护外,还要多跟病人沟通交流,让他们心情舒畅。
张玉华是南通擎浩陪护服务有限公司派遣驻点在市一院的护工。自去年10月,该公司与市一院签约合作后,先后派驻百余名护工驻院服务,并安排驻点管理人员,与医院护理部共同开展护工的规范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目前,医疗机构可直接使用医疗护理员,也可与有合法资质的劳务派遣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签订协议,由其派遣医疗护理员并进行管理。前者主要是医院重症监护室聘请的护工。由于ICU的特殊性,家属不能进入,因此,医院直接聘请了一批护工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生活照护,费用由医院支付。后者则由普通病房的患方自愿聘请,费用由患者或家属支付。
在通城,护工的年龄大多在50岁到65岁。“一般来说,一些手脚麻利、做事仔细的女护工比较受青睐。但像骨科病房,因为病人不方便行动,往往更加需要体力比较好的男护工协助搬运、翻身等。”一家陪护公司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与医院签约外,公司也会与患者或家属签订服务协议。在收费模式上一般分为两种,“一对一”陪护一天240元左右,“一对多”陪护一天180元左右,大部分患者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一对多”模式。
“找一个合适的护工不容易,最关键就是要对病人负责,眼里要有活儿。我是独生女,我爸爸块头比较大,190多斤,扶他上厕所都很费劲。多亏了有护工阿姨的帮忙,让我省心不少。”在市一院神经外科8床,顾女士对张玉华的服务很满意。她告诉记者,在急诊抢救室入口和住院处都有陪护公司驻点服务台,病区护士台也有驻点陪护公司的联系卡,方便家属找护工。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发现,一半以上家属会请护工照顾住院患者。有的请到正规持证护工,服务质量较有保障,遇到纠纷也由陪护公司和医院出面协调;而有的或被忽悠或图便宜,口头雇用了“无证护工”,一旦出问题,家属只能“哑巴吃黄连”,麻烦不断,患者和家属不放心,医院也无法安心。
“其实,‘黑护工’的身份有时候难以鉴别。他们往往没有统一的工作服,一般会以患者亲戚的名义出现。”市一院护理部副主任刘颖介绍,他们与家属之间没有协议,收费也是“看人喊价”,院方往往干预不到双方的交涉。
兔年春节期间,由于大批新冠阳性感染者入院,急需大量护工照顾,此时一些“黑护工”就趁机涨价,“过年期间,就算‘一对多’服务,价格也涨到了500元一天。还有一些‘黑护工’直接向患者家属索要红包。”市区一家医院的护士透露。
“我岳母住院期间,就遇到了这样的‘黑护工’。他们就站在医院急诊室门口招揽生意,点对点询问患者家属是否要护工。”市民叶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在价格方面,“黑护工”并没有多少优势,要价同样不低。令患者家属头疼的是,他们的关注点并不在照顾病人身上,即使在有陪护任务期间,也时常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客户上,盘踞在医院各处,不断接单;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加上一些不良卫生习惯,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就拿喂饭为例,“如果不仔细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很可能因为喂饭速度太快,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肺炎。”张玉华告诉记者,给病人翻身、扶病人上厕所等这些都有讲究,手脚稍微重一点,就有可能会造成骨折。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事”,可能会在无形中埋下健康隐患。
3日,市卫健委专门召开南通市医疗护理员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座谈会,召集市区各大医院护理部负责人,就医院护工规范化管理进行交流座谈。事实上,今年2月,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南通市医疗护理员管理办法(试行)》,对医疗护理员(护工)的从业管理、培训管理、使用管理、服务管理、监督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该《办法》出台前,市卫健委专门征求了各大医院护理部负责人的意见。目前,通大附院、市直各大医院护理部均安排了专人负责医院护工的规范化管理,并建立窗口统一进行收费,收费标准也明码标价。“我们从合同开始进行把关,比如,不允许私自涨价或者护工私自索要、收取患者及家属红包等,陪护公司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护工储备,这些都会在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确保患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市一院护理部主任王丽华介绍,前不久,在了解到与该院签约的陪护公司有两名护工收取患者红包后,当即与公司沟通,目前,这两名护工均被辞退。
“对于既不参加培训,又不服从医院规范化管理的无证护工,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医疗乱象整治行动。”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居晶静介绍,我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分批培训护工,确保未来所有护工全部持证上岗。
为提高护工的服务能力,从去年起,我市就已经启动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通大附院、市一院、市护理学会3家单位成为省首批护理员培训基地。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徐旭娟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在海安市人民医院、启东市人民医院、如皋市人民医院、南通瑞慈医院、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通大附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护理员专题培训,共计培训医疗护理员400多人。
对于“黑护工”的规范化管理,光“堵”不行,关键还要“疏”。“对于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闲散护工,我们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规范化培训,持证上岗。”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陆小鹏认为,对于具备专业素养、配合医院管理的“闲散护工”,持证后同样可以在医院上岗服务。
记者了解到,我市一家大型陪护公司就通过“收编”的方式,先后招聘了70多名闲散护工,经过培训后,穿上统一护工服,陆续在各大医院上岗。 本报记者冯启榕
本报见习记者王怡
[编辑:季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