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善治”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天天观速讯
如东发布| 2023-06-22 14:04:02

自江苏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行动轰轰烈烈开展以来,如东正以千帆竞发之势,抢抓机遇,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农村治理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创新治理方式,积极探索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农村公共空间既是农村居民公共生活的场所与领域,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资源与资产,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平台和新引擎。公共空间治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乎一方改革发展稳定。


(资料图)

借着改革的东风,如东深入贯彻江苏省委提出的“依法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重要精神,因地制宜,以规范农村公共空间管理使用、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建设“强富美高”如东新农村。

如今,行走在江苏如东广袤大地上,一场巨变正在这里悄然发生!

盘活沉睡资源资产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祝套村通过请第三方公司对全村土地进行全面测绘测量、汇总、分类、核实、清收等步骤,共收回集体土地961.87亩,新增村营收入近62万元。”新店镇祝套村党总支书记周良告诉记者,改革红利在村里不断释放。

作为如东农村公共空间治理试点村之一,祝套村创新性地开展集体资产资源(集体土地)治理工作,大胆尝试、大力推进土地资源空间治理项目。

治理的东风正吹遍扶海大地,像祝套村这样的村居还有很多。2022年,如东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治理,快速有效地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海河滩村对排查整理出的资产资源进行盘活及再利用,增加村营收入46万元;茗海社区激发闲置资产增收潜力,对老三园饭店及老村部进行升级改造,每年新增收入102万元;沙庄村利用排查出来的公共资源建设微景观,为群众业余休闲娱乐提供空间载体,有效丰富农村文化活动,探索形成了公共资源利用的新路径;城中街道六总村,摸清家底,底清数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治理,村营收入增加139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发展乡村生产力。这一笔笔的真金白银,正是如东盘活“沉睡”集体资产,激发农村经济“活水”所带来的红利。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年初,我参加了村里的村民代表大会,听说了村里要进行公共空间治理,也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村里的环境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塘镇沙庄村村民葛加银高兴地说,“路边河边铺了草皮,装上了路灯,有些路口还弄了小景观,浇了鹅卵石路,安装了健身器材,供村民们锻炼身体,深受村民欢迎。”

自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沙庄村集中力量重点治理5条道路共计10.3千米,对道路进行美化升级,整合力量种植绿植、铺设草坪、实施路田分界、建设微景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东积极排摸、认真落实,重点治理的道路182条,总长度近300公里;摸排出非法住宅952宗,宅基地面积476亩,已拆除660宗,新增耕地面积328亩,拆除率69.3%;治理农村环境突出“三棚”,主干道、河道破落建筑、违章建筑拆除,拆除700多处,涉及清理面积52353平方米;“啃下了”六总村团结河、甜水村北岸河、虹桥村飞跃河、大豫社区二十四河、洋口村环港中心河、新店镇曹庵村河道非法违建等多个治理难度较大的“硬骨头”。

掘港街道周店村结合本村实际,从依法治理非法住宅入手,重点治理本村乱占耕地建房、强占多占等建房行为,排查出53户,签约拆除46户,拆除房屋占地面积共计3500多平方米,新增耕地29.68亩;长沙镇四桥村将港城三期、四期集居点作为公共空间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清除“毁绿种菜”765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3处、整治乱堆乱放59处,打造出农民集居点“高颜值”;双甸镇高前村以道路治理为重点,在开展路田、路宅分家的基础上,将路肩整体建设标准提升至1.3米,对7条12.3公里主干道路路肩兼种进行治理;苴镇街道近海村重点治理全村约4公里主要道路以及农户门前出行道路,累计为农户门前道路安装绿化小护栏6000多米,种植草坪10000多平方米,实现全域内路宅、路田分家。

让“有限空间”释放出“无限可能”,以“小切口”统筹做好“大文章”。眼下,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开!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治理成果

加快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巩固提升治理成果,才能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大豫镇党委书记陈永强告诉记者,大豫镇强民村采取“村企共管”,注重“建管并重”,制定了符合本村特点的管护模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当前,如东各试点村和单项课题实施村探索创新管护模式,力求建立多元化的管护机制。曹埠镇上漫社区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智慧管护平台”,对全村公共基础设施实施数字化精准管护;洋口镇南渔村通过无人机、电动巡逻车加强日常管护;袁庄镇孙庄村、栟茶镇茗海社区等与村民签订保洁协议,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对河道、道路、公厕、养老、卫生、社区服务等设施进行日常保洁,同时提高村民收入;苴镇街道何丫村等实行“积分制”对老百姓门前屋后管护情况进行激励约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管护的意识和热情。

汇聚群众“共”的力量,取得“治”的效果,才能实现治理方式的变革。各试点村在摸清公共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管护模式,建立各具特色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果。

接下来,如东将铆足劲拉满弓,以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因地施策、创新举措、高效实施,建立持续常态的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机制,向存量要空间,向土地要效益。今年,如东将继续扩大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辐射范围,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拓宽强村富民路径,全面推动如东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眼下,如东这扇通往乡村振兴之路的“幸福大门”正缓缓开启,一首乡村振兴新的华彩乐章正在谱写!(记者:袁嘉翊)

[编辑:张檬檬]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