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短讯!三年累计亏损超28亿元 罗欣药业股权再度质押 还因白嫖服务公司被点名
海闻社财经| 2025-07-11 16:07:04

海闻社观察 困兽之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融资服务机构见日资本说它不快乐,原因是碰到白嫖的了。

7月1日,罗欣药业公告称控股股东山东罗欣控股有限公司新质押3602万股,占其持股比例15.20%,质权方为浙江炳炳典当有限公司,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至此,罗欣控股累计质押股份已达1.55亿股,占其持股比例64.13%,占总股本14.25%。这个过程找的服务机构正是见日资本。

四天之后,见日资本彻底怒了,因为没收到钱,还发了一篇叫“见日资本和罗欣药业不快乐的一段近事”的文章控诉罗欣的操作。

罗欣2025年1月通过其获得融资批复后拒绝付费,半年后又绕过中介,直接与同一资金方达成质押融资约7000万元。这场纠纷撕开了这家明星药企的财务窘境,2022至2024年累计亏损28.52亿元,净资产三年缩水56%,而今年一季度扭亏的565万元利润,在债务冰山前杯水车薪。

当前,营收与利润的深度背离已经成为罗欣药业最刺眼的标签。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26.47亿元,同比增长11.99%,消化系统产品收入更暴涨43.11%至8.18亿元。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却扩大至9.65亿元,同比下滑46.04%。

业务赚不到钱,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销售费用对利润的吞噬,为了推广公司的核心创新药替戈拉生片,罗欣药业2024年销售费用暴涨18.39%至11.41亿元,其中市场推广费达8.35亿元,占销售费用73%,相当于每天支出229万元。

公司的资产也不得不面临减值的威胁。子公司上药罗欣因业绩未达承诺触发2.13亿元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损失;拟出售的乐康制药股权历经多次降价仍无人接盘,最终计提减值损失。

更危险的是现金流枯竭信号,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4.67亿元骤降至-1.58亿元,同比暴跌133.81%。在研发投入持续缩减的背景下,这种现金流恶化暴露了主业造血能力衰竭。

这也是为什么,控股股东要把脑筋用在股权质押上。

罗欣的债务压力非常大,未来一年内到期质押股份达1.19亿股,占持股49.22%,对应融资余额1.85亿元。半年内到期质押1650万股,需偿还2000万元。

公司能动用的融资渠道也逐步收窄。见日资本爆料称,罗欣控股2025年1月通过其获得某“全国性特大民企”融资批复,却在临签约时失联;半年后绕过中介,直接与该资金方达成股权质押融资约7000万元。

虽然罗欣药业证券部表示,只是和见日资本初步接触,但见日资本出示的微信工作群、腾讯会议记录显示,双方已就财顾费用标准、协议邮寄地址等细节达成约定。这种争议性融资操作,叠加控股股东2023年曾因违规减持被罚没280万元,确实很容易让股东失去信心。

比如曾参与罗欣药业借壳上市的“得怡系”就多次想要撤离,在2023年4月与罗欣控股解除一致行动关系,但此后两次尝试清仓均告失败。

2024年11月,“得怡系”拟向康祺基金转让5%股份,但因未披露的《股份转让协议》第8.3条触发终止。证券律师指出,此类关键条款未披露涉嫌虚假陈述。

更严峻的是监管压力。2024年6月,山东证监局对罗欣药业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指出公司涉及营业收入披露不准确、重要合同条款披露不完整、关联交易未审议披露等问题。

罗欣药业的战略失衡在财报数据中显露无遗,尤其是研发线的萎缩。研发人员从2022年135人降至2024年97人,两年缩减28%。在研管线中,除替戈拉生片新增适应症外,注射用LX22001仍处Ⅰ期临床,普卡那肽片Ⅲ期完成后无进展披露。相反,公司2024年市场推广费是研发投入的9.6倍,重销售轻研发,作为一个自我标榜为创新企业的上市公司,这肯定是不正常的。

假如公司的替戈拉生片专利到期后怎么办?推广只能帮助销售,并不能帮助公司弥补管线的断层,药物的研发又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现在不投入,未来就很容易被锁死。当财务困境演变为信用危机,这家昔日的港股回归明星药企,正滑向资本信任的悬崖边缘。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