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险资入市堵点 A股市场还需做出积极努力 看热讯
皮海洲| 2025-07-18 08:01:04


(资料图片)

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权重分别为30%、50%、20%,如此一来,保险资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长线资金”,“长钱长投”也就有了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上述考核中,3年周期指标的权重最高,达到50%,5年周期指标也有20%的权重,当年度指标的考核权重只占30%,这意味着中长期投资收益的占比达到了70%。如此一来,保险资金就可以更好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长期资金。因此,财政部《通知》的发布,从制度上打通了保险资金入市的堵点。

毫无疑问,财政部《通知》的发布从制度上解决了保险资金在股市“长钱短投”的问题,随着《通知》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的调整,保险资金就没有必要再跑进跑出,一味追求短期效益了,而是进行耐心布局,以追求中长期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财政部《通知》的发布让保险资金从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长期资金,但作为中长期资金的保险资金最终投向哪里,这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但可用于投资的保险资金,显然不限于每年新增保费的30%。因此,要让保险资金将更多的资金投向A股市场,这就需要A股市场自身做出更多的努力。否则,保险资金就完全有可能投向其他去处,比如,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一种中长期投资,有可能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那么,A股市场如何吸引保险资金更多地流向股市呢?这首先就需要A股市场具有赚钱效应,这其实也是打通保险资金入市的一个重要堵点。如果没有赚钱效应,不仅中小投资者不愿意进入股市,就是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也都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股市。而回顾A股市场的历史,A股市场正是一个缺少赚钱效应的市场,十几年来,A股指数一直在3000点附近徘徊。如此一来,投资者很难进行中长期投资。因此,A股市场要吸引更多的保险资金进入市场,甚至进行中长期投资,A股市场就必须要有赚钱效应,要改变牛短熊长的局面,让股市熊短牛长。

其次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质量是投资者获取投资回报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中长期投资,对上市公司的质量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如果上市公司的质量没有保证,中长期投资基本上就是空谈。所以要吸引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更多地投向股票市场,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个问题上,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到实处。尤其是新上市公司,必须严把“入口关”,对于一些质量不佳的公司,要将其拒之于股市的大门之外。

其三是要切实解决股东减持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困扰股市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只是要解决股东违规减持问题,更要解决股东合规减持给股市带来的冲击问题。这个问题务必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也即从股权结构层面来加以解决。比如将控股股东的持股控制在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以内,将整个原始股东的持股控制在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以内。避免股市成为控股股东等原始股股东的提款机。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股市资金就会不断外流,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一再受到冲击,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因此而发生动摇。这对于保险资金的中长期投资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就是要全面清理股市的各项制度,清除各种妨碍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进行中长期投资的因素。比如,当下的股市一方面积极引导保险资金进行中长期投资,另一方面又准许量化交易做空A股市场。后者显然是不利于中长期投资的,因此应该予以清理,在A股市场取消量化交易。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