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发展税收优惠占净利超80% 两年三起意外事故合规经营临考
长江商报| 2025-08-04 09:55:27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资料图)

近期,造纸公司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平发展”)的IPO审核进入“已问询”阶段。但业绩滑坡、税收优惠支撑盈利、募资翻倍扩产、安全生产隐患突出等问题,为其上市之路蒙上阴影。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在台风影响下公司曾停产30多天,这也使得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约11.24%、27.76%,且原纸产品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2%、5%。

在产品产销双双下跌的背景下,林平发展欲通过IPO募投项目的实施,推动现有产能规模翻番。

不仅如此,林平发展的净利润依靠政策红利支撑。仅在2024年,公司税收优惠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超过80%。

需要注意的是,近两年内,林平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出现三起意外事故,安全生产、合规经营或成为监管审核的重点关注问题。

业绩波动与税收依赖难题待解

自2002年成立以来,林平发展一直从事包装用瓦楞纸、箱板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早在2016年,林平发展就尝试登陆资本市场。彼时,公司筹划境外融资并搭建红筹架构,但最终于2020年终止境外上市计划,并拆除相关架构。

2021年12月,林平发展完成股份制改制。2025年6月,公司正式向上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日前,公司进入“已问询”阶段。

按照计划,林平发展本次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1885.3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分别投入到年产90万吨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二期)、年产60万吨生物基纤维绿色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核心产品产销已经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林平发展将通过本次募资翻倍扩充产能。然而,当前林平发展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业绩波动及税收依赖难题,同时新增产能消化问题也或将成为审核关注重点。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林平发展的原纸产品产量分别为86.38万吨、105.35万吨和101.97万吨,同期销售量分别为87.14万吨、105.44万吨和100.08万吨。尽管2023年产销规模突破百万吨,但2024年出现回落,产量、销量同比分别下降3.2%、5%。

此外,2024年,林平发展的瓦楞纸、箱板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15%、89.39%,产销率分别为99.33%、97.64%。

而IPO募投项目建成之后,林平发展的产能将从120万吨/年翻倍增加至240万吨/年,产能规模将翻倍提升。

按照林平发展所述,一场台风成为公司2024年产品产销下跌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影响到了公司业绩表现。

2022年至2024年,林平发展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79亿元、28亿元、24.85亿元,净利润1.54亿元、2.12亿元、1.5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1.28亿元、2.05亿元、1.66亿元。其中,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1.24%、27.76%、18.7%。

林平发展表示,2024年受台风“贝碧嘉”影响,公司厂房及仓库被淹,导致库存及生产设备产生损失,同时生产车间检修及停产30多天,产品销量下降导致2024年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除此之外,当前林平发展的业绩仍主要依靠政策红利支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9735.46万元、1.45亿元、1.23亿元,占各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3.02%、68.65%、80.58%。

股权高度集中安全生产问题频发

一直以来,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重点支持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身处于造纸业第二梯队的林平发展,却有着安全生产“黑历史”。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招股书中,林平发展强调“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然而,2023年12月和2025年2月,林平发展曾发生两名员工分别被外部运输车辆撞倒导致死亡的意外事故。2024年7月,公司车间发生一起因意外导致一名员工死亡的事故。

尽管林平发展表示,公司已主动做好善后工作,与上述工作人员家属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履行完毕赔偿义务,且在IPO前夕即2025年5月取得萧县应急管理局出具的说明,确认上述三起事故系意外事件、不属于安全生产事故,但两年内发生三起意外事故,依旧暴露出林平发展在安全管理体系上存在明显漏洞。

更值得关注的是,林平发展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同样存在问题。招股书显示,林平发展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情形。经测算,2022年至2024年,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金额分别为331.39万元、304.67万元、222.46万元,占各期扣非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60%、1.49%、1.34%。三年内,公司未足额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金额累计达858.52万元。

截至2024年末,林平发展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占应缴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9.14%、89.01%,均不足90%。

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上述问题的集中暴露,不仅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薄弱,更让人质疑其是否符合上市公司治理规范。在注册制改革强调“申报即担责”的背景下,林平发展能否通过监管层的ESG审查,将成为其IPO路上的重大考验。

此外,2022年至2024年,林平发展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478.79万元、8808.94万元、8379.7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9%、3.15%、3.37%。其中,2023年和2024年,林平发展的研发费用连续两年下降。

本次发行前,林平发展仅有三名股东。其中,李建设直接持有公司84.86%股份,并合计控制公司88.4%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与此同时,林平发展的员工持股平台浩腾投资以及萧县财政局旗下民基投资,分别持有公司11.6%、3.54%股份。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