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近日,该公司披露了招股书(上会稿),拟向沪市科创板发起冲刺。
客户集中度较高,现金流失血仍不忘分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22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下称:报告期),健信超导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和2.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3,191.84万元。其中,2024年,该公司的营收出现了下滑。
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675.73万元、6,983.15万元、-2,060.27万元和6,950.29万元。其中,2022年及2024年,健信超导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为负数。
在现金流失血的情况下,健信超导仍进行了多次分红。2022年-2024年,健信超导分别进行分红了1,999.97万元、1,999.96万元和1,999.96万元。
此外,健信超导还存在大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报告期内,健信超导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3.75%、76.68%、79.62%和83.43%,其中来自富士胶片集团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4.2%、44.20%、42.71%和38.79%。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户中,苏州柏尔特为健信超导的合营企业,富士胶片集团系苏州柏尔特的合营方。
2023年3月,通用电气(杭州)以人民币4,651.65万元的代价认购了健信超导390.00万元注册资本正式进入股东行列,而通用电气(杭州)为GE医疗子公司。
在入股当年的2023年,健信超导对GE医疗的销售金额仅为346.08万元,到了2024年就大幅增长至3,776.80万元同比飙升了991.30%,GE医疗位列健信超导2024年第三大客户。
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我们注意到,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均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健信超导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56%、22.84%、24.94%和24.84%。
在招股书(上会稿)中,健信超导将联影医疗、辰光医疗、奕瑞科技、康众医疗等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
同期,上述4家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值分别为46.27%、45.59%、45.17%和47.41%。具体如下图:
可以看到,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毛利率与同行平均水平存在超过20个百分点的差距。
低毛利率的背后是低研发。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66%、5.42%、6.50%和 6.65%,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14.44%、14.41%、18.36%、17.65%。
研发成果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健信超导已获授权专利85项。
据联影医疗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末,联影医疗累计获得专利4664项,其中发明专利3,475项。
据辰光医疗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末,辰光医疗共有有效专利91项。
据奕瑞科技2024年年报,截至2024末,奕瑞科技累计获得专利455项,其中发明专利183项。
据康众医疗2024年年报,截至2024年末,康众医疗累计获得专利108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
可见,在专利数量方面,健信超导也是远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
募资扩产存产能消化风险
此次IPO,健信超导本次拟募集资金7.75亿元,分别投资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
从募投项目来看,健信超导拟计划通过“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 1.5T 及以上无液氦超导磁体生产能力。
健信超导计划通过“年产 600 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 1.5T 及以上超导磁体生产能力。
在健信超导欲募资扩产的同时,其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并未达到饱和状态。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主要产品包括超导产品、永磁产品。其中超导产品收入主要来源于零挥发超导产品和无液氦超导产品。
2022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健信超导的超导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3.68%、105.33%、77.68%和84.86%。
可以看到,健信超导2024年及2025年1-6月的产能利用率并未饱和,且较2023年下滑较大。
另外,健信超导的存货规模也在逐年走高。报告期内,健信超导的存货分别为1.82亿元、2.36亿元、3.19亿元和3.30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6.20%、48.93%、62.56%和6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