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上市公司提质关键是打破一股独大和破除偏重融资思维提高回报观点
中财网| 2022-12-07 15:39:42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基石,关键是认识的转变,从偏重融资到偏重投资者回报

最近,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回顾A股发展历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不是从今日开始得到认识,而是已有数年,可是效果非常有限,才会有新的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运动。

媒体报道,11月23日从监管部门获悉,《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已印发,紧接着上交所率先行动,上海证券交易所日前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深交所也不甘落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落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工作方案》。


(资料图片)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没有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无疑就是在沙滩上建高楼,不管专家牛市声音喊的多么的响亮,牛市尤其是健康牛市都不会应声而来,有的也只是短时间的疯炒恶炒,此后就是漫长的阴跌,A股牛短熊长就是因为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很差,缺少像格力电器、五粮液、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万科等优秀上市公司,更多的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只是把资本市场当成一个实现一夜暴富的跳板,投资者利益在他们眼中无关紧要不说,都是抱着割韭菜的思维行事,关键是自己能够在高位减持套现,实现纸面财富到真金白银财富的蜕变。

从证监会到交易所,推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在于目前上市公司质量依然难以令人满意,发行人一旦被监管抽中现场检查,就会逃之夭夭,说明什么?说明心中有鬼,招股书经不起现场检查,只要严格检查,就可能露出原形,不是财务舞弊、就是信息披露存在瑕疵、或者就是招股书不客观不准确不真实,现场检查公司是随机抽取,可是有80%公司选择撤回招股书,从某个侧面可以那么说,发行人有近80%存在瑕疵,这样的上市公司质量能够令投资者满意吗?能给投资者带来汇报吗?股市能偶有健康长牛吗?因此大股东高管一点也不在乎持股被稀释,限售股解禁就会选择减持甚至清仓减持。另外,上市就业绩变脸,成为很多次新股的标配,部分公司甚至业绩变脸加大比例减持。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键在于盯紧关键少数,那就是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和高管,很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违规担保、违规减持、信息披露违规违法,都与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不尽职有关。最近证监会处罚了一家上市公司,就是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要求董秘延迟发布上市公司重大利空,掩盖大股东 违规违法行为,令人意外的的是董秘也会答应干这种违法违规的事情。

要彻底根除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违法行为频发,第一步关键是打破一股独大,上市前,大股东和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必须降低到33%以内,大股东持股比例降低,大股东才会珍惜股份,只要减持不多股份,就可能面临控制权丧失,其次是大股东持股低了,二股东三股东话语权就高了,董事会就可以形成必要的权力制约,避免大股东权力过大,对公司经营实施一言堂,可以决定高管的命运,职工的升迁和待遇。

其次是注册制并不是降低上市标准,而是一种审核制度的变迁,从证监会到交易所,让证监会从繁重的审核工作中抽身出来,专职从事监管,《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提到在入口端,持续落实优化发行上市条件的要求,严把审核质量关,加大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融资端,持续优化资本市场融资制度,完善并购重组监管机制,更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融合。

我是一直反对中小券商中小银行上市的,在于同质化十分严重,缺少差异化竞争,募集资金用途单一,补充资本金。关键是 中小银行上市以后,可以说是百分百的破发,这样的公司上市对投资者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炒新的意义。美国股市很多年了,基本没有中小银行上市,也没有传统意义的中小券商上市,而是集中于科技股上市。不仅仅是中小银行和中小券商应该杜绝上市,其他一些周期股和缺少科技属性的消费股也应该杜绝上市,这些公司上市,对于整个经济影响非常的小,但是占用了资本市场大量宝贵资源,科创板创业板科技属性不能丢,就是主板也不能任由发行人无底线的圈钱。

要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笔者认为不是啥公司都可以上市,需要进行甄别,鼓励科技股上市,减少模式创新公司上市,就是一些未能盈利的公司上市,可能也需要审慎的判断未来可持续经营的能力。股市支持实体经济固然重要,但是投资优化配置功能也不能忽视甚至遗忘。不能借助支持实体经济的幌子,让大量没有发展前途对国家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没有多大帮助的公司上市,这是对注册制的亵渎。

这需要破除股市偏重融资轻视融资的固有思维,一旦股市功能强化为融资,就可能忽视上市公司 的质量,讲究规模发展,整天叨叨的就是IPO 多少和融资多少,而不是股市涨了多少,投资者回报多少。

退市制度建设,个人认为依然滞后,虽然有声音认为,退市制度建设不能仅仅看退市数量,但是5000余家存量公司,每年不到百家退市,个人认为是太少了,有些重大违规违法公司,也没有被清除出资本市场,更多的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公司、大股东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的公司堂而皇之的在资本市场存在,这是对守法经营公司的一种讽刺,我是认为大股东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一律退市,财务造假公司更不用多说,对于财务造假和大股东违规违法公司,从此以后一律禁止再融资,而不是六个月内禁止资本运作。一些壳资源公司,竟然成为连续涨停的妖股,这是对绩优公司的莫大羞辱。加快壳资源出清,可能需要进一步营收+利润的财务指标的改革。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投资者心中所想,证监会交易所也是急投资者所急,愿望非常的美好,但不改变一股独大,不改变股市偏重融资轻回报的思维模式,我是认为有点的难的,可能就是风声大雨点小,最终还是老样子。????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