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金融时报| 2020-08-19 15:46:21

对于下半年的货币政策走向,人民银行行长易纲8月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了明确表述。他表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切实抓好已经出台的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落实见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注意把握好节奏、优化结构,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长。

金融支持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

今年以来,金融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上半年,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4%,科研技术贷款同比增长26.95%。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13.8%,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4%,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今年,金融部门要通过降低利率让利、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让利、银行减少收费让利这三个途径,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会议明确,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从实施进度来看,全年让利已经完成58%。

继续落实好为市场主体减负等金融支持政策仍旧是下一步金融工作的重点。会议指出,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持中小银行运用大数据进行有效银企对接,疏通传导机制,扩大市场主体受益面。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落实落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发放信用贷款等措施,确保小微企业全年融资量增、面扩、价降。开展银行不合理和违规收费检查。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温彬认为,银行要平衡好服务实体经济和稳健经营的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方面要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身健体”,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加强合规经营管理。

确保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较往年加力提效明显,其中,赤字规模新增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数据显示,截至8月上旬,在今年新增2万亿元财政资金中,3000亿元已绝大部分用于减税降费;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除按规定比例预留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外,97.8%已分配下达市县。

为使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财政部建立了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构建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这也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

会议指出,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对帮扶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等的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经济恢复性增长。下一步,要指导市县将已下达的资金加快用到市场主体和民生上,对分配迟缓、资金闲置的,要采取必要措施督促整改。要动态跟踪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建立直达资金专项国库对账机制,做到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账实相符。要严肃财经纪律,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