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刚过,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被誉为"智慧果"的核桃迎来丰收季。新疆的核桃园里,青果压枝与果农的欢笑声交织;云南的坡地上,竹篓里的核桃裹着晨露,映出村民忙碌的身影;太行山的晒场上,金黄的核桃铺成"阳光地毯",折射出特色农业的蓬勃生机。作为核桃产业龙头企业,养元饮品旗下六个核桃也加入到采收的大队伍中,通过颗颗严选的核桃采购,助力当地经济振兴,构筑了自身产品的品质护城河。
小核桃撬动乡村大振兴
作为全球核桃种植与消费第一大国,中国以28.58%的种植面积占比、36.14%的产量占比,稳居世界核桃产业核心地位。这颗"智慧果"不仅是传统经济林作物的代表,更因产业链长、覆盖广、附加值高的特性,成为多地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在这条产业链上,领军企业的角色尤为关键——它既是政策落地的"传导器",也是农民增收的"连接桥"。作为国内核桃单体用量最大的深加工企业,六个核桃自创立以来便深耕核桃产业,每年核桃采购量超1亿公斤,庞大的原料需求如同一双"无形之手",既托住了消费者"喝到中国好核桃"的品质期待,又激活了产区"种好核桃、卖好核桃"的产业活力。
2024年,国际权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认证其"核桃原料采购量全国第一"的市场地位,正是对其产业带动力的有力印证。为从源头把控品质,六个核桃早就在新疆、云南、太行山三大黄金产区深耕布局,这里孕育而生的核桃,颗颗饱满、品质卓越,为六个核桃的顶级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丰收的意义,远不止于枝头的硕果。六个核桃创新推出"思想重塑+技术指导+产业优化+就业帮扶"四位一体振兴计划,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高产示范园与工作站,开展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科研攻关,推动核桃原料的品质化升级同时,从源头帮扶为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增产以及脱贫致富。数据显示,在六个核桃的帮扶下,三大黄金产区的约60个贫困县中,核桃丰产每亩收入增加了1500多元,而扶贫车间人均月收入更提升了2000多元。这种深度介入产业链上游的模式,既保障了原料稳定性,也带动了产区农户增收。
技术创新筑牢产品品质护城河
中国核桃产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传奇。从一个供不应求的时代,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核桃产业的发展主要来源于健康消费需求和中国消费者对核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日益认识。
核桃被誉为“益智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益智、健脑、保护心血管等保健作用。从原料到深加工产品,如何实现核桃营养的不流失,是核桃深加工企业面临的课题。六个核桃负责人表示,对于核桃乳而言,原料好坏决定了品质的上限,研发和生产决定了品质的基准,要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还需在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有更大突破。
多年来,六个核桃直面行业长期存在的诸多棘手难题,持续加大投入。其独创的“5?3?28”工艺、全核桃CET冷萃工艺和五重细化研磨工艺,精准无误地去除核桃仁种皮中带来苦涩口感的物质,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核桃乳涩和腻的口感顽疾,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核桃仁全部营养成分。
除此之外,六个核桃积极拓展合作版图,与国内外多家顶尖科研机构深度携手,打造出国内首屈一指的六个技术研发平台及国家级实验室。2013年,养元饮品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导入欧盟BR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018年,院士工作站及博士后工作站同时获批;截至目前,六个核桃已与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国内一众顶尖科研院校、机构建立起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业内专家评价:"六个核桃的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行业共性难题,更重新定义了核桃乳的'品质标准'——好核桃乳,不仅要喝得香,更要喝得营养、喝得安心。"
金秋的核桃香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更写满中国企业对品质的坚守。从一颗核桃的精心挑选,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六个核桃正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模式创新,引领中国核桃乳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这种以科技赋能传统的实践,不仅成就了企业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更为乡村振兴与健康消费升级提供了强大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