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县在资金管理上突出“严”字
| 2016-11-02 10:33:29

(一)在资金管理上突出“严”字。实行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的“三专”管理制度。在资金审批上严格实行“四关”审批制。一是限额审批关。日常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单笔开支在1000元以下的由村主任签批,1000元以上开支须经村集体和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同意后开支。二是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关。村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组集体支出进行审核,对审核合理的支出单据加盖“民”“主”“理”“财”四字印章,对审核不合理支出进行处理;三是镇“三资”中心审计关。村报账会计在“三资”中心报账时,“三资”中心对所报单据进行审计,要求票据合法规范、做到支出票据有经办人签字并注明用途、民主理财小组签字、审批人签字、“三资”中心会计审核签字并加盖“审计入账专用章”方可报账;四是大额开支报批关。对单笔支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须经村集体和民主理财小组讨论同意报经“三资”中心副主任(财政所长)审核,5000元以上支出须报经“三资”中心主任(镇长)审核,通过严格资金审批,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堵塞了管理漏洞。

(二)在资产管理上突出“公”字。主要是把好“三道”关口。一是把好资产登记关。全县组织专班对村组集体资产重新进行了清查核实,界定了资产权属,明晰了产权关系,搞好资产登记,建立资产电子监管台账,实行资产电算化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二是把好资产处置关。严格集体资产处置程序,在村支两委、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的基础上,村集体所有资产处置一律由镇招投标中心按程序进行公开处置,严禁擅自处置集体资产。三是把好公开公示关。对集体资产处置邀请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处置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监督。在城关镇夹堤村集体有3处房屋原来实行零星发包,每年所收取的房租还不到10万元,通过镇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处置后,每年的房租增加到39.5万元,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年净增加了30万元。三年多来通过公开处置集体资产,共为集体增加收入180多万元,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在资源管理上突出“活“字。坚持依法管理与合理开发增值相结合,认真开展土地、山林资源流转,及时为资源流转提供优质服务,做到管而不死,有序管理,管出效益。9年来全县共依法办理土地等资源流转面积达5万多亩。如:城关镇九皇山村集体12亩茶园,因管理不善荒芜,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实行发包经营,标的价2.2万元,经镇招投标中心公开处置,竞标成交价为4.4万元,净增2.2万元。通过加强资源管理,为村集体和农民带来了效益,为全县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在项目建设上突出“管”字。在项目建设上严格实行招投标制,通过准确预算、提前公示、公开招投标、跟踪监督、检查验收等一系列举措,规范了招投标工作,对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结算、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监管。寺坪镇2016年建设了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居民点。通过公开招投标,每平米建设成本仅为800元,比市场价低近200元,全镇共节约建设资金110万元。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