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财政局围绕“增量提质,跨越赶超”的战略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全面实施“营改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特大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天门市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坚持依法聚财,在组织收入上下功夫。一是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全面考量发展态势、收入质量和结构,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目标,强化收入责任,将年度收入任务目标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到乡镇、到单位、到税种。二是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依法依规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强化科技手段,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有效遏制收“过头税”、寅吃卯粮、虚收、空转等行为,确保财政收入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增长。三是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继续推行专管员管户制度,实行以票控费、以票促收,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
二、坚持创新发展,在服务发展上加力度。一是创新投入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用足用活县域经济调度资金85000万元,放大财政资金效应,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重点支持益泰药业、景天纺织、纺织机械等114家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创新服务手段。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共申报地方政府债券82360万元。同时,着力推广运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促进融资平台转型升级。目前已建立市级PPP项目库,遴选项目32个,其中申报省级项目库3个。三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创新监管理念。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市政府《关于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企业挂牌上市、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企业电费补贴、技改扩规等给予1667万元的补助和奖励。
三、坚持共享发展,在保障民生上建机制。一是加大重点民生保障力度。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统筹集中财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职业教育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保障“三农”、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节能减排、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等重点民生支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统筹精准扶贫资金25452万元,完善扶贫资金审批立项、分配使用和监管评估制度,加强督办检查,提高资金绩效。三是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核实灾情,向上汇报,千方百计向上争取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6293万元,确保了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四、坚持改革发展,在科学管理上增绩效。一是稳步推进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对2015年度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在100万以上的进行绩效评价,涉及资金达21000万元。二是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选择黄潭、汪场等11个乡镇337个行政村进行试点,共投入资金674万元,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完成了全市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工作。核定全市参改单位116家,参改人员3563人,参改车辆513辆,车改后保留车辆编制数275辆,取消车辆238辆。并从4月1日起执行公务交通补贴。四是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信息与“三公”经费公开。有72个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或各部门网站进行了公开,公开部门预算资金69308万元;公开财政专项资金46项,公开资金总额64745万元,发布各类政务信息376条。
五、坚持从严从实,在履职尽责上做表率。全市财政系统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双百”活动和惠民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等为抓手,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关、强基层,部门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一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履职尽责、“双百”活动和惠民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深入推进。全市财政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坚定地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财政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担当更加强化。全市财政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推进财政事业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依法履职尽责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财政系统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动员部署,深入查找问题,扎实整改落实,严肃追责问责,财政系统作风进一步转变,履职尽责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财政系统在履职尽责综合评估中位列第1名,受到了省财政厅的通报表扬。三是财政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机关党建和文明创建,大力弘扬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财政新风,财政干部队伍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财政系统凝聚力不断增强,财政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