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的不断进化让影视娱乐业看到了重构生产力的新机遇。长风已起,但要乘风而上,还需要一对骨骼肌理俱全的翅膀。
3月11日,第三届亚洲影视娱乐论坛在香港开幕。在首日举行的“先锋对谈”中,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影视娱乐业的前景”这一话题,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受邀发表题为“影视创制的AI翅膀”的演讲,分享了爱奇艺在生成式AI上的探索与实践。在他看来,影视行业若要借生成式AI之势完成飞跃,还需技术应用与人才迭代两翼齐飞。
开发垂类应用,让影视文学大模型落地
2月15日,OpenAI发布的Sora(一款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首次曝光了一系列完全由AI生成、时长达到一分钟的视频,震撼了全世界。
扔给电脑一本小说,直接出来一部电影,这是一种猜想还是一种未来?在朱梁看来,尽管目前Sora的效果仍然与真实的影视创作、制作水准存在距离,但生成式AI所具备的“理解”和“创作”两大核心能力,已表明其不仅可以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创作决策,还能够为创作和再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爱奇艺很早就将AI引入内容创作、制作、宣发等环节中。现阶段,爱奇艺正将自身庞大的影视资料数据与大模型结合进行训练和微调,以开发针对影视产业场景的生成式AI垂类应用。同时,爱奇艺基于经典小说、剧本、历史资料等专业内容构建了垂类知识库,并投入技术和业务力量进行研发训练,形成自己的影视文学大模型。现在这一大模型已经接入了爱奇艺研发的小说和剧本评估工具,不仅辅助剧本阅读速度显著提升,对剧本场景和人物的拆解准确率也已超过90%。
在朱梁看来,生成式AI对影视行业最重要的影响在于推动影视行业“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向工业化加速进化。这本质上是一个将各环节生产力高效提升与聚合的过程。以爱奇艺重点推动的虚拟制作为例,在剧集《大梦归离》的虚拟拍摄过程中,爱奇艺技术团队与剧组美术团队共同训练用AI生成场景设计图的模型,“这个AI生成的场景设计模型已经进入到了爱奇艺的数字资产库中,后续可以用于高效生成宣推和二次创作的物料。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大模型学习数字资产库的内容,基于不同的IP和美学风格更快速地生成更多数字资产,为AI智能制作打下基础。”
朱梁表示:“在影视工业化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生成式AI正是最适合用于改造内容生产流程并提高效率的技术。”
创作新范式,从”脑力劳动者”到“创新劳动者”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不仅影响内容的产出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内容的创作者。
“AI会不会取代人,是不是要取代编剧,甚至取代导演?”对此,朱梁表示,AI技术未来一定会在影视内容的创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对创作模式、生产流程乃至人才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但是在当下,生成式AI还无法对人类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细节进行捕捉和再现,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专业影视内容中主要的决策、审美取向还要由人来完成。辅助性的、体力性质更强的基础工作,将会越来越多地采用AI工具进行提效,这也将进一步释放人类的创造力。
现在,在爱奇艺内部动漫提案会上,制片人已经可以用AIGC工具生成的角色示意图进行提案。传统流程中,设计一个原画角色,从概念草图到线稿,再到上色图,一个成熟设计者需要1-2周的时间,而在大模型的辅助下,制片人结合情节设置和形象描述,输出提示词,AI一天之内就能生成多个版本的参考图供选择。在运营工作中,刚刚披露的爱奇艺2023年业绩中提到,使用AI海报图为视频内容带来的点击率和播放时长已经优于人工制图。
创意范式的跃迁,呼唤更多传统的脑力工作者变成AI时代的创新劳动者——这是在2023年爱奇艺悦享会上,爱奇艺CEO龚宇指出的趋势。随着AI应用的深入,脑力劳动者将向创新劳动者发展,这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创新劳动者更需要训练自己批判型的思维方式,善用机器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面对生成式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朱梁建议只要AI能够为当前的业务做出有益的贡献,我们就应该多多去尝试、去拥抱这个技术。“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抓住机遇,建设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更好的创作”。
创意范式的跃迁,呼唤更多传统的脑力工作者变成AI时代的创新劳动者——这是在2023年爱奇艺悦享会上,爱奇艺CEO龚宇指出的趋势。随着AI应用的深入,脑力劳动者将向创新劳动者发展,这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创新劳动者更需要训练自己批判型的思维方式,善用机器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面对生成式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朱梁建议只要AI能够为当前的业务做出有益的贡献,我们就应该多多去尝试、去拥抱这个技术。“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抓住机遇,建设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更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