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5年A股迎来IPO小高峰,半导体赛道尤为火热。长鑫存储启动辅导、紫光展锐完成备案、摩尔线程等纷纷递交招股书。在此背景下,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8日登陆科创板,开盘即暴涨210%,市值一度达770亿元,回调后仍稳居600亿之上,成为北京2025年迄今最大且表现最亮眼的IPO。
硬科技IPO窗口重启信号
屹唐的成功上市释放出明确信号:硬科技IPO窗口正在重启。当前,长鑫存储、紫光展锐、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上海超硅、粤芯半导体等众多半导体企业正密集推进IPO进程,覆盖设计、制造、材料、设备、封测全链条,行业整体节奏显著提速。在“烧钱快、回款慢、周期长”的压力下,IPO回暖为企业提供了关键出路。企业争分夺秒申报,监管也释放信号:做实技术、拥有利润的企业将获得市场门票。屹唐的顺利上市是其前期扎实准备与把握时机的直接成果,也提示其他申报企业:窗口期虽在,但准备周期有限,节奏至关重要。
逆周期并购与本土化崛起
屹唐的前身屹唐盛龙在2016年完成了一笔当时不被看好的跨国并购——以约3亿美元收购硅谷设备公司Mattson Technology(MTI),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首例跨国并购。彼时公司面临营收下滑、客户流失、内部动荡等多重挑战。陆郝安博士接手后,主导了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海外研发资源保留及国内团队(北京亦庄)建设,至2020年前后基本跑通本土交付体系。2020年,公司逆势完成多轮融资,吸引海松资本、红杉中国、IDG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机构低调入局。投资人节奏克制,注重长期陪跑,最终在IPO前形成稳定股东结构。
国资主导与长期资本闭环
屹唐的成功离不开资本的长期坚定支持。亦庄国投通过屹唐盛龙间接持股45.05%,是公司实控人及关键推力,在政策、产业、资本层面提供核心支撑。IPO阶段引入的7家战略配售机构(如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等)合计认购6.81亿元,均为“产业+政策型”资金,覆盖主要国资及地方集成电路资源方,形成“国资主导-机构接力-战略锁仓”的完整闭环。屹唐展现了在重资产、长周期领域,凭借扎实底层逻辑、稳定资本结构和清晰执行路径,最终实现全周期闭环与价值兑现的能力。此役不仅是投资人的长期胜利,更是北京在硬科技赛道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